临床专栏
-
神转折!CML患者的春天来了:奥维替尼实现45.3% MMR率
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P-CML)治疗领域,一种名为奥维替尼的新药出现了。这种药物对于那些已经尝试过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包括ponatinib和asciminib,但仍然耐药或不耐受的..
-
伊布替尼+R-CHOP组合拳:强生申请EMA批准,提高MCL患者生存率82%
某公司最近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了申请,希望获得批准将伊布替尼与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龙)联合用于一线治疗适合干细胞移植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
-
打破常规!Zanubrutinib 提供5年 PFS 不封顶
根据SEQUOIA研究队列1的5年随访数据,zanubrutinib在治疗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中显示出持续的优势。这项研究对比了zanubrutinib与传..
-
ctDNA 检测暴露新辅助治疗后患者隐藏的高癌症负担,60% 数据带你深入了解
对于早期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前检测到的基线循环肿瘤DNA(ctDNA)与较大的病理肿瘤大小有关。这项发现揭示了ctDNA作为预测癌症特征和治疗反应的一个潜在标志物的重要性。The ..
-
延长6.43个月:Elacestrant显著改善ESR1突变乳腺癌患者治疗间隔时间
Elacestrant 改善了 ESR1 突变 HR+/HER2- 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持续时间和下一次治疗的间隔时间。根据2024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期间公布的真实世界分析数据,这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
-
CLL/SLL治疗新动态:优化治疗顺序与疗效关联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治疗策略正逐渐从单一治疗转向个性化治疗序列的优化。最新的研究发现,治疗顺序对患者的总生存期(OS)有着显著影响。在美国2024年ASH年会上,一..
-
风险管理措施+普纳替尼十年数据:CML和Ph+ ALL患者长期缓解率达73%
普纳替尼(Ponatinib),作为一种口服第三代BCR-ABL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然而,普纳替..
-
69% ORR、62% CR率!Epcoritamab为老年LBCL患者提供无化疗新选择
在不适合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老年新诊断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中,固定疗程的epcoritamab展现了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2024年ASH年会上公布的2期EPCORE DLBCL-3试验数..
-
58.6% vs 33.3%:NFKB1基因如何改变PV和ET治疗格局?
在最近的血液学研究领域,一项新发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根据2024年ASH年会上公布的研究结果,NFKB1基因中rs230511单倍型的存在能够减少..
-
网络热议:isatuximab使新诊骨髓瘤患者36个月以上持续缓解率达25.7%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通常影响骨髓中的浆细胞。对于新诊断且不适合移植的患者,一种创新的治疗组合正在改变治疗前景:即在传统疗法基础上添加了一种靶向CD38的单克隆抗体——isatuxim..
-
43%完全缓解率:Epcoritamab真的能改写CLL治疗规则吗?
Epcoritamab作为一种单药治疗在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在高危亚组如TP53畸变和IGHV未突变疾病患者中也显示出良好的反应。根据1/2期EPCO..
-
70%风险比揭示:低教育水平如何阻碍AML患者获取救命移植?
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接受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具有显著影响。最新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患者,如教育水平低和贫困程度高的个体,更难以获得这种可能挽救..
-
什么医院能开洛拉替尼?三甲医院和专业肿瘤中心成功率高达90%
洛拉替尼片(Lorlatinib)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靶向药物。由于其特殊性和专业性,通常只有具备相应资质的医院和肿瘤专科..
-
“靶向药依赖”真相:奥希替尼停药后疾病反弹的风险与应对
奥希替尼作为一种第三代EGFR-TKI类药物,在治疗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关于奥希替尼停药后是否会反弹的问题,实际上是许多患者和医生关注的焦点。根据现有的临..
-
15%-20%病理完全缓解!3期临床试验证实:术后一年免疫辅助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期
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对于那些肿瘤不携带可操作基因突变的患者,围手术期免疫疗法正逐渐成为一种重塑治疗策略的重要手段。这类患者由于缺乏明确的靶向治疗目标,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而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