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专栏
-
随访超4年,信迪利+安罗替尼让三成PD-L1+宫颈癌患者活过3年
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为 PD-L1 阳性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带来新希望。最新 2 期试验更新结果显示,该联合疗法展现出持久疗效与良好耐受性。42 名入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显示,中位随访 47.2 个..
-
别搞混!奥希替尼原料药≠成品药,买前先看清这几点很重要
奥希替尼是用于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其原料药属于药品生产的原材料,并非直接用于患者的成品药。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规定,原料药的采购、使用需具备相应资质,且严禁未经批准直接..
-
锁定GPRC5D!SAR446523拿FDA 孤儿药资格
据悉,相关部门在近期授予了SAR446523 孤儿药资格,其适应症锁定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作为一款基于 IgG1 的单克隆抗体,SAR446523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工程化片段结晶域 —— 这一设..
-
84.2% 缓解率!双抑制剂 Birelentinib 突破 C481X 耐药,FDA 授予快速通道资格
FDA 日前授予非共价 LYN/BTK 双抑制剂 birelentinib(DZD8586)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这一决定基于..
-
奥拉妥西尼攻坚 IDH1突变 MDS:应答率 59%,生存期超2年,远超传统疗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治疗领域炸出个硬消息。迈阿密大学团队牵头的新研究显示,靶向药奥拉妥西尼(olutasidenib)对带IDH1突变的MDS患者,疗效远超传统疗法。这类患者过去日子难:没移植..
-
同是侵袭性膀胱癌,免疫疗法能比化疗更优?试验见分晓
膀胱癌治疗要变天了?免疫疗法正撼动化疗的统治地位。新兴的围手术期免疫方案、膀胱保留疗法及三联疗法,有望重塑肌肉侵袭性膀胱癌的治疗格局。某试验正对比免疫联合疗法与传统新辅助化疗,究竟哪种能为适合顺铂的患..
-
如何评价梅奥诊所全球首例α粒子疗法治疗乳腺癌?8000倍杀伤力是噱头还是革命?
美国梅奥诊所完成历史性突破——全美首位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新型"α核弹"放射性治疗!这种含225Ac的疗法堪称抗癌界的"精确制导武器",通过血液锁定癌细胞,用α粒..
-
慢粒治疗不用‘死磕老药’了!阿西米尼布比传统 TKIs 高 19%
加拿大那边批了个治白血病的新药,叫阿西米尼布,专门对付那种带“费城染色体”的慢性髓系白血病,不管是刚确诊的还是之前用过靶向药的患者,都能用。说个实在的,这药能获批,靠的是实打实的试验数据。有个三期试验..
-
靶向A3AR 的Namodenoson,凭什么让晚期胰腺癌试验入组超 50%?和吉西他滨联用真能更有效?
胰腺癌患者注意了!一款靶向新药的2期a期试验入组进度超50%,这速度有点东西啊!这款药专门盯着癌细胞上的A3AR,能搅乱NF-κB和Wnt这两条“致癌通路”,让胰腺癌细胞乖乖凋亡。划重点:正常细胞上这..
-
0% vs 40%!维姆西替尼获CHMP力荐
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发表积极意见,建议批准维姆西替尼用于成人症状性肌腱和滑膜巨细胞瘤患者。这些患者手术选择已穷尽,或手术会导致不可接受的发病或残疾。该建议基于3期及1/2期试验数据。3期试验中..
-
靶向药也会被“反杀”:当奥希替尼不再起效,癌症在如何“二次进化”?
当奥希替尼这道对抗EGFR突变肺癌的"希望之光"遭遇耐药阴霾,患者与医生面临的,是癌细胞更狡猾的进化反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警示,近半数奥希替尼耐药源于癌细胞获得了全新的基因..
-
阿贝西利联合卡博替尼的肿瘤控制率约 50%?注意!阿贝西利联合卡博替尼并非人人适用
肿瘤耐药后无药可选?阿贝西利联合卡博替尼或许提供了新方向。这两种药物分别针对不同靶点,前者抑制细胞周期,后者阻断肿瘤血管生成,联合使用理论上能从多环节压制肿瘤。阿贝西利联合卡博替尼的协同作用,源于两者..
-
FDA临时批准伊布替尼仿制药,“天价”BTK抑制剂降价在即,血液肿瘤救命药终于便宜了!
美国FDA为重磅抗癌药伊布替尼开了仿制绿灯,天价救命药终于有望大幅降价!该机构临时批准了伊布替尼仿制药片剂上市,涵盖关键的140毫克、280毫克和420毫克三种规格。这标志着众多依赖伊布替尼治疗的B细..
-
四种人不宜吃艾曲泊帕?肝不好、过敏者为啥要避开?背后的用药禁忌得弄明白
靠艾曲泊帕把血小板从危急值拉回来的人不少,但这药不是谁都能碰 —— 四种情况碰了可能比不吃更糟。肝指标已经亮红灯的人得躲开。艾曲泊帕要经过肝脏代谢,本身就可能让转氨酶升高。要是肝硬化、慢性肝炎没控制住..
-
试验数据 “站不住脚”?晚期黑色素瘤新疗法遇挫!RP1 联合方案为何被 FDA 拒批?
FDA对RP1与PD-1抑制剂联合疗法的否决,为晚期黑色素瘤治疗投下一枚震撼弹。这款曾被寄予厚望的溶瘤病毒疗法,在关键审批节点遭遇滑铁卢。核心争议聚焦于1/2期IGNYTE试验的设计缺陷。尽管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