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治疗?

不酷不随性
Lv.2
颅咽管瘤是一种与垂体瘤极其相似的颅内肿瘤,它会给患者带来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等危害。颅咽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疾病,通常在正常胚胎发育时发生。大多数颅咽管瘤起源于颅颊管靠近漏斗部的残余鳞状上皮细胞,形成所谓“鞍上型”颅咽管瘤;少数肿瘤起源于中间部的残余细胞,则肿瘤位于鞍内,形成所谓“鞍内型”颅咽管瘤。此外,颅咽管瘤也可发生在咽部、蝶窦、鞍内、鞍上及第三脑室,有些可侵入颅后窝。
对于颅咽管瘤的切除程度目前存在争议。强调肿瘤全切除必然伴随着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主张次全切加术后放疗则面临着术后较高的复发率。术中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肿瘤与周围的重要结构如颈内动脉、下丘脑、视神经和视交叉等结构粘连紧密,勉强切除会造成以上结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如颈内动脉痉挛缺血和下丘脑损伤是术后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手术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颅咽管瘤全切除后5年复发率为10%~17%,而且颅咽管瘤的复发与肿瘤的切除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至于肿瘤复发的时间,大多数发生在5年以内,而以后明显降低。经蝶手术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低,可能与采用该入路的颅咽管瘤主要局限于鞍内、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较轻有关。
颅咽管瘤手术本身的损伤以及术后复发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片子显示瘤体部分依然存在,患者机体功能正常,但有部分家长却拿着片子到处责怪埋怨医生技术差,没切干净。术后患者植物人状态,片子检查瘤体全切无残留,患者家属照顾着植物人状态的孩子,或着术后尿崩到处就医的痛苦无奈,有苦难诉,甚至有些大夫妄评说是切太多了。然而,让患者有生活质量的活着才是医生的治疗宗旨。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沉思与分析,一起努力,在目前难以全切而保证理想效果的情境下,选择一条中间道路不是更好吗?让我们祈祷颅咽管瘤不再伤害人类健康,希望医生手艺能切瘤更能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