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版块
专题
欢迎登录慢友帮 !
其他账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立即注册
看中医效果差?可能您真不会看
xuanxuan
Lv.4
说起中医,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养生调理,虽然中医起源于中国,但作为中国的老百姓,对于中医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解,很多人认为中医只能治慢症,急症还得去看西医。其实不然,中医在治疗急症上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只是因为目前中医大有“后继无人”之感,才让中医这个土生土长的瑰宝陷入了国人不识的尴尬境地。
中医能够在中国历史中延续几千年,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很多人反映去看中医的时候大夫说的听不懂、自己说的大夫又不爱听、吃中药太麻烦……这个时候先不要想着去怪别人,可能你真的不会看中医呢?
15-01-05 11:37:11
收藏
分享
喜欢
举报
浏览 4245
回复 11
cocoin
Lv.5
中医治慢病,西医治急症
15-01-26 10:37:26
回复
源源
Lv.2
成都市
支持中医,其实中医对症下药了疗效更好!
15-01-24 08:27:48
回复
南瓜馅儿
Lv.4
杭州
中医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中国文化,国家应该重视起来
15-01-15 09:40:32
回复
御前侍魏
Lv.5
现在的中医被一些人搞得,越来越像骗子
15-01-08 09:23:49
回复
辛辛桑
Lv.5
经验医学要想走向国际很是有很大的困难啊!
15-01-06 09:36:14
回复
火舞九洲
Lv.3
上海市
中医还是实验医学 经验医学。有用,但是有多大用 真不知!
15-01-05 22:14:28
回复
花子89
Lv.4
讲得好全
15-01-05 17:49:10
回复
动次动次
Lv.5
南京
相信中医!!
15-01-05 14:06:11
回复
往事追往事
Lv.5
重庆
中药煎制麻烦也是一大阻碍啊
15-01-05 13:57:43
回复
xuanxuan
Lv.4
饮食宜忌
拿到方子之后,大家最关心的便是平时饮食该注意些什么了。一般情况下,均宜清淡、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凉、辣、油腻的不吃或者少吃。但也不是绝对,实际上,除了某些比较特殊疾病外,你可以记住一个最简单的原则:想吃什么就可以吃点什么,但要做到好吃的不多吃,不好吃的也要吃。嗯,这点也是蛮难的。但是为了自己的身体,还是乖乖听话的好。
煎药方法
煎药用具以砂锅、陶罐为佳,如果实在没有,可以拿不锈钢锅代替,但是,什么铜壶、铁锅、铝盆之类的是绝对不能用的,一般情况下,煎药前需将草药浸泡半到1小时,然后酌量添水(一般以没过药材为宜)并开火煎煮,大火煮沸转小火煎煮,约开锅半小时后倒出,再添水煎第二遍,然后兑一起(共约500毫升),分二或三次喝完。
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药材要先煎、后下、冲服,什么?你不知道是哪些?没关系,如果你想自己煎药,医生会告诉你。其实,本人还是倾向于自己煎药,不推荐煎药机代煎。为什么呢?先不提药材的卫生处理问题,煎药机代煎一般只煎一遍,且煎前多不浸泡,更不分什么先煎后下,所以出来的药汁清汤寡水,药力极淡。煎药工作一般由实习生来完成,有些实习生怕被老师骂,煎出的药汁若多则弃之,若少则兑水,到最后疗效怎么样谁也保证不了。另外,也不推荐找人代煎,因为自己煎药时,鼻能嗅其味,目能观其形,耳能闻其声,肤能受其熏,而心亦随之而静,亦是治疗的一种过程,所以疗效更佳。
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根据疾病所在部位的不同,服药的时间也应当有所区别。《神农本草经》中曾特别提到过:“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这些都是很有道理并须谨慎遵守的,如果不懂,具体服法问医生。
药后调摄
一般来讲,服药后均宜尽力避免各种容易引起疾病的因素,如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等,且尤以断绝五毒(怨、恨、恼、怒、烦)为要。大病初愈,也不宜过早行房、劳动或暴饮暴食,以防疾病发生反复。总之,以自觉舒适平和为法,那么病就容易痊愈了。
15-01-05 11:39:45
回复
1
2
总数 11
发表评论
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多动症孩子活该被歧视?
回复
30
没有姨妈巾的古代 人是怎么生存的?
回复
1
久坐办公室的你,一定需要它
回复
1
春天野菜“俏”,尝鲜最佳时
回复
0
三更半夜不睡觉,说的是你么?
回复
1
精彩话题
为何一紧张就拉肚子?
回复
5
大忙人怎么留住好身体(上班族)
回复
10
流下正能量的眼泪——《滚蛋吧肿瘤君》
回复
14
冬天露脚踝 小心冻出病
回复
2
淋巴瘤早期7大信号
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