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版块
专题
欢迎登录慢友帮 !
其他账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立即注册
看中医效果差?可能您真不会看
xuanxuan
Lv.4
说起中医,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养生调理,虽然中医起源于中国,但作为中国的老百姓,对于中医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解,很多人认为中医只能治慢症,急症还得去看西医。其实不然,中医在治疗急症上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只是因为目前中医大有“后继无人”之感,才让中医这个土生土长的瑰宝陷入了国人不识的尴尬境地。
中医能够在中国历史中延续几千年,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很多人反映去看中医的时候大夫说的听不懂、自己说的大夫又不爱听、吃中药太麻烦……这个时候先不要想着去怪别人,可能你真的不会看中医呢?
15-01-05 11:37:11
收藏
分享
喜欢
举报
浏览 4246
回复 11
xuanxuan
Lv.4
对于相信中医、愿意去看中医的朋友来说,想要看对病、用好药,还真离不开以下几点:
不要网诊
现在经常有朋友在“搜疾病问医生”上问:我家孩子老感冒吃什么中药好?我想减肥用中医怎么调理?我最近觉得肾虚,给开个方子好吗?事实上,这些问题问得让人无从回答。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讲求个体辨证治疗,绝不是凭患者说一两个症状或几个病名便可以处方用药的,只有经过全面的诊断和细致的辨证之后,处方用药才不致出现偏差。所以,有病还是建议大家找当地有经验的中医当面诊治,如果不知道应该怎么去看中医或者不知道大夫给开的药怎么吃等之类的问题,网络咨询倒不失为一个方便的渠道。
就诊准备
找中医看病前,最好不要化妆,因为化妆会掩盖真实的面色,从而影响望诊的进行。也不宜吃带有色素的食物,因为色素会使舌苔染上相应的颜色,从而不利于舌象的判断。本人实习时就闹过一次笑话,一位患者舌苔呈绛紫色,于是赶紧给听心脏,恨不得把人的祖宗八代的病史都扒拉出来,结果老师看了一眼又向患者询问才知道,原来是患者来之前吃了几颗桑葚...现在想想还是无比汗颜!所以,为了让大夫看出舌的本色,看病前就不要吃些令人为难的食物啦。此外,就诊前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运动会使气血和脉象发生改变,从而降低诊脉的准确性。而且为了准确判断,你有可能不得不在外面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就诊。
就诊资料
如果以前做过检查或曾找其他大夫看过,不要藏着掖着,最好带上检查报告和之前用过的药方。有人担心中医看不懂西医检查单或者不愿看别人的药方,那您还真是多虑了。一个好的中医,既不会排斥西医学的检查方法,也不会无视其他医生的诊治记录。相反,他们却常常能从这些资料中获取到更多关于疾病的信息,从而对疾病做出更精准的判断与更准确的治疗。这么重要的东西别说我没告诉你!
就诊流程
看病之前最好先在大脑里将不舒服或最想治疗的症状按由重到轻的顺序想一遍,以免因紧张而“临诊忘言”。有的患者比较聪明,事先将这些情况记在纸上,本人觉得这倒是个不错的方法,下次你可以试试。若是复诊,则可先说经上次治疗后减轻或消失的症状,然后再说本次新增或变化不明显的症状。做到了这一点,对于医生来说,你就是一个有觉悟、有思想的患者,因为你的聪明才智为医生节省了不少问诊时间。
开始就诊
建议大家主动地陈述病情,但要有条理,先从最难受的主要症状说起,其次叙述疾病的起因和治疗经过等,或根据大夫的询问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抓重点、用有限的时间解决主要矛盾。伸舌头时,要自然放松,因为紧张可能会使舌头充血,从而影响舌诊的准确性。本人见过一个“很实在”的朋友,因为我低头在开药方,舌诊完了没有告诉其把舌收回去,结果,等我再抬头时发现他的舌头还伸在外面,脸都憋红了,唉,对于如此可爱的朋友我也是不知该说点什么了。医生把脉时,你就不要再滔滔不绝了,因为说话可能会对脉象造成一定的影响。
15-01-05 11:38:42
回复
1
2
总数 11
发表评论
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多动症孩子活该被歧视?
回复
30
没有姨妈巾的古代 人是怎么生存的?
回复
1
久坐办公室的你,一定需要它
回复
1
春天野菜“俏”,尝鲜最佳时
回复
0
三更半夜不睡觉,说的是你么?
回复
1
精彩话题
为何一紧张就拉肚子?
回复
5
大忙人怎么留住好身体(上班族)
回复
10
流下正能量的眼泪——《滚蛋吧肿瘤君》
回复
14
冬天露脚踝 小心冻出病
回复
2
淋巴瘤早期7大信号
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