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开颅手术还是介入栓塞?

追着太阳飞Lv.7
脑动脉瘤,颅内动脉壁向外膨出/扩张形成的薄壁球状物,常常发生在动脉分叉,尤其是大脑底动脉环,如下图所示。脑动脉瘤破裂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颅内的“定时炸弹”。通常,一旦确诊为脑动脉瘤,建议积极处理。

脑动脉瘤治疗的目的在于将动脉瘤隔绝在正常脑循环之外,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栓塞术)和开颅手术(动脉瘤夹闭术)。

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大腿根部穿刺血管,将细管子放到动脉瘤内,填充弹簧圈闭塞动脉瘤,达到治疗效果。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手术时间短、不需要打开颅腔、康复快、可同时治疗左右不同部位的多个动脉瘤。然而,该方法花费较大,复发率相对较高,对于需要放置支架辅助栓塞的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

开颅手术:在脑组织之间的自然间隙分离脑组织,从血管外暴露动脉瘤,用特制夹子夹闭瘤颈(动脉瘤泡和脑血管连接的部位),使脑血管中的血流不再进入动脉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此方法历史悠久,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疗效也在不断进步。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如果动脉瘤夹闭完全,则复发率很低,对于合并有颅内较大血肿的患者也很合适,夹闭动脉瘤的同时可以进行血肿清除。然而,该方法需要打开颅腔,创伤相对较大,对开刀医生的要求也较高。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选择时需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动脉瘤的位置、形态、数目、大小、与周围组织和血管的关系、患者年龄和身体一般情况、患者及家属的经济状况等。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