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介入手术适用于哪些病症?这个手术危险系数高吗?

onlooker旁观者Lv.1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介入治疗。手术是唯一能够彻底治愈脑动脉瘤的方法,但对于出血急性期的患者,急诊介入处理动脉瘤可以达到防止动脉瘤再出血的目的。然而,术后仍需要系统甚至是长期的内科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解痉、扩容、补液、功能康复等,有时还需要进行脑室穿刺、腰穿或腰大池引流释放血性脑脊液等治疗。

对于不适合手术的病人,介入治疗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使用的是微导管和栓塞技术,通过在动脉瘤的两端夹闭载瘤动脉或注入栓塞剂来阻断动脉瘤的血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介入治疗并非唯一的选择,而是在手术无法实施或无法成功实施的情况下的一种备选方案。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法和待手术期治疗。手术时机应尽早,病情分级为一、二级的病人应争取在一周内进行手术。对于病情分级为三级或以上的病人,手术危险性较大,需要待病情好转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开颅夹闭脑动脉瘤蒂和孤立术,孤立术是在动脉瘤的两端夹闭载瘤动脉,但未能证明脑的侧支供应良好时应慎用。动脉瘤壁加固术疗效不确定,应尽量少用。对于不适合手术的病人,介入治疗可能是一种备选方案。

在待手术期治疗方面,动脉瘤破裂后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声和光刺激,最好将病人置于ICU进行监护。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监测脑血流变化,有利于观察病情进展情况。便秘者应给予缓泻剂,维持正常血压,适当进行镇静治疗。合并脑血管痉挛时,早期可试用钙离子拮抗剂等护血管治疗。为预防动脉瘤破口处凝血块溶解再次出血,可采用较大剂量的抗纤维蛋白的溶解剂,如氨基己酸等,以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形成,但需要慎重考虑肾功能障碍者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是治疗脑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手术并非唯一的选择。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病情分级和个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同时,待手术期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