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女性患上了子宫内膜癌应该选择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那年一路向北Lv.2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老年妇女。虽然手术是治疗的标准方法,但切除子宫就意味着失去生育能力。因此,面对年轻且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治疗是否能够保留子宫成为两难选择。本文将介绍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的方案和对生育情况的影响。

为什么生育年龄年轻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这是因为生育年龄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为早期、分化程度较高、极少发生肌层浸润、卵巢转移和输卵管转移的可能性较低,且多数为雌激素依赖型,预后较好。因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成为可能。

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的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药物治疗是指使用孕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为醋酸甲地孕酮或醋酸甲羟孕酮。药物治疗的成功率约为50%,需要在用药结束后进行磁共振和诊刮或宫腔镜检查,如果病理学检查未见癌灶及内膜增生过长则诊断为临床完全缓解。这些患者再继续巩固治疗3-9个月,若无复发,停药后即可尝试妊娠。

手术治疗是指使用保守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并保留子宫。如果病灶较为局限,尤其病灶呈息肉型,可先用宫腔镜切除切除癌灶及其周围内膜和部分肌层,术后再口服孕激素进行治疗6个月,完成激素治疗后即尝试妊娠。需要注意的是,如切除子宫组织多,宫腔形态改变严重,则会影响术后妊娠。

保守治疗后的处理约50%的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6个月后不能得到完全缓解,如果病理检查发现部分缓解,再用3个月药物,如不能完全缓解,则需手术切除子宫;若治疗6个月后癌灶无变化或进展为中分化或低分化癌,需立即手术治疗。即使保守治疗完全缓解,并成功妊娠(占35%),但是仍有35%-57%的复发率,故需密切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

保留子宫者需要密切随访2年,第1年每3个月宫腔镜下诊刮1次,第2年每6个月1次。顺产后有再次生育需求者产后6周行诊刮术。顺产后无再次生育要求者,应在产后接受标准的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对于剖宫产后有再次生育要求者需术中探查,包括仔细探查卵巢、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及任何可疑病灶的活检。剖宫产后无再次生育要求者可同时行标准的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血清CA125也是很有价值的指标,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随访。

总之,保守治疗子宫化内膜癌可以为患者创造生育的机会。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并非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均适用保守治疗,治疗前必须经过仔细的评估,治疗后亦仍需严密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