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静脉畸形是否需要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风险和效果如何?

那年一路向北Lv.2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颅内血管畸形,它是由脑内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结构发育异常所引起。这些异常的血管结构取代了正常的毛细血管网,形成了“线团样”的血管巢。由于这些血管巢内的血管管壁菲薄,相互之间沟通很多,导致血流大量从巢内经过,冲击血管壁时管壁破裂,引发脑出血。一旦发生颅内出血,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尽管脑动静脉畸形的病理发生机制仍未完全清楚,但已经有一些研究揭示了其可能的病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史,基因突变也被认为可能影响动静脉畸形的发生、发展和临床过程。此外,一些外部因素,如创伤和某些药物,也可能与动静脉畸形的形成有关。

脑动静脉畸形有可能会逐渐生长变大,结构重塑或消退。这种病变可导致多种临床表现,其中最常见的是颅内出血。据统计,41%至79%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会出现颅内出血,而在儿童中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除了脑出血外,脑动静脉畸形还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癫痫是该疾病的第二大常见症状,通常在皮层、大型、表浅或多根静脉引流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此外,头痛也是脑动静脉畸形的可能症状之一,但并不是其特异性表现。

对于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通常需要借助医学影像学检查。脑CT或MRI是常用的诊断工具,但只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才是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金标准。DSA能够清晰地显示畸形血管巢的结构、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以及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等情况,为治疗提供关键信息。

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症状、病变的部位和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等。目前,对于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或症状性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已达成共识,通常主张积极的外科处理方法。而对于未破裂的脑动静脉畸形,治疗方式则存在争议。然而,由于未破裂的脑动静脉畸形存在破裂风险,我们倾向于在并发症发生率不高的情况下采取积极的外科处理策略,以降低患者的风险。

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综合方法包括血管内治疗、伽马刀治疗、开颅手术切除等。开颅手术切除是治愈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但风险较高,尤其对于位于功能区、大型、位置深在、伴有深部引流等动静脉畸形而言,手术风险更大。

放射外科治疗是通过高能量射线照射畸形血管团,诱发内自发血栓形成,闭塞畸形团血管。包括伽马刀治疗和射波刀治疗。这种方法可以使畸形团闭塞过程较长,通常需要2至3年时间,但仍有争议。也有研究认为出血后的动静脉畸形放射外科治疗效果优于未破裂出血的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治疗是手术切除或放射外科治疗前的有效辅助治疗办法。通过一次或数次栓塞治疗将畸形团变小、栓塞其中的伴发动脉瘤、高流量动静脉瘘等,为手术、放射外科治疗创造条件。该方法为微创介入方法,相对风险及并发症小于开颅手术,但单纯介入治愈率低。仅有约5%的患者可以通过单存血管内治疗完全治愈脑动静脉畸形。

随着介入栓塞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利用PRESSURE COOKER技术进行治愈性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上,“血流近端阻断增压技术治愈性栓塞脑动静脉畸形”(作者:冬雷脑科医生集团 盖延廷 宋冬雷)。

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案需要由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神经介入医生共同研究讨论后决定。一般来说大型、深部引流、高级别的、功能区的动静脉畸形建议采用介入联合伽马刀或射波刀治疗的方法;对于小型、非功能区的、低级别的动静脉畸形建议采用介入栓塞联合手术切除的方法;对于部分巨大型动静脉畸形可采用分次栓塞的方法;治愈性栓塞仅适用于部分经过筛选的病例;单纯伽马刀或射波刀治疗一般适用于无法栓塞或手术切除的部位如脑干区等。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