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胶质瘤,如果不能全切,手术还有必要吗?

追着太阳飞
Lv.7
1. 明确是否真是胶质瘤
对于疑似胶质瘤的患者,首先应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以明确是否真的是胶质瘤。这包括颅脑CT、磁共振以及PET-CT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信息。虽然这些影像学检查对于胶质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只有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才是后续治疗方案制定的客观依据。
最新的胶质瘤病理学分类基于组织和分子特点,如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等。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应对手术切下来的标本进行分子检测,以判断预后和选择敏感的后续治疗方案。
2. 降低颅内压、缓解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
颅内胶质瘤往往因为产生了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才去做检查得以发现。此时肿瘤往往已经比较大,占位效应明显导致颅高压。因此,对于疑似胶质瘤患者,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缓解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体位改变、吸氧等非手术治疗措施实现。如果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尽可能保护正常脑组织的前提下,彻底切除肿瘤。手术治疗可以迅速降低颅内压、缓解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但是,由于胶质瘤具有浸润生长的特点,手术治疗往往难以完全切除肿瘤。因此,在手术治疗后,往往需要配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总之,对于疑似胶质瘤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明确是否真的是胶质瘤,并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缓解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在确诊为胶质瘤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