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造影有必要做吗?危险性有多大?

onlooker旁观者Lv.1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DSA?

DSA,全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目前被认为是脑血管成像的金标准。对于需要准确了解脑血管病变的情况,包括病变的数目、位置、大小、形态、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以及预测或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如出血的风险、梗塞的风险等,DSA都是首选的检查方式。

以下是一些需要做DSA的情况:

1. 颅内出血性病变,需要寻找出血原因。
2. 颅内缺血性病变,观察病变范围、程度、侧枝循环情况。
3. 观察颅内血管发育状况,排除血管发育异常、变异。
4. 颅内占位病变,需要了解病变的供血来源、血供丰富程度及病变与重要血管之间的关系。
5. 了解某些颅外病变,观察其与颅内血管的关系。
6. 观察颅脑外伤时颅内血管损伤状况。

如何进行DSA检查?

DSA检查需要通过股动脉插入导管,并注射造影剂,以显示颈部和颅内血管的图像。在检查过程中,病人需要接受局部麻醉,对于不能合作的病人,如意识不清、年龄过小等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全麻。DSA检查可以在任何年龄进行,但需要检查前的必要检查指标(心电图、胸片、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没有明显禁忌才能进行检查。

DSA检查有危险吗?

虽然DSA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是缺血性事件,如血栓栓塞或气栓。其他较少的并发症包括短暂性皮盲和健忘症等。在目前的统计中,总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0.8%,永久性的为0.07%。此外,还有一些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腹股沟及腹膜后血肿、过敏反应、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下肢血栓栓塞等,但发生率较低。

DSA检查后需要注意什么?

在DSA检查后,病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需要卧床休息,穿刺侧下肢伸直及制动,一般需要不能弯曲24小时。
2. 需要定期检查穿刺部位及其远段的动脉搏动,以便及时发现有时下肢血栓形成。
3. 需要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开始每1小时一次,连续2次,然后每2小时一次,连续2次,最后改每4小时一次,直到24小时。

以上是关于DSA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项检查方法。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