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是什么?发现宫颈息肉怎么办?

物事人非空自悲Lv.1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病理改变,它在已婚女性中比较常见。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会使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根据息肉的来源,一种来源于宫颈阴道部,一种来源于宫颈管壁。部分宫颈息肉没有症状,是在进行妇科检查时被发现,宫颈上可见一个或多个赘生物,直径一般1cm以下,也有较大者,颜色鲜红,呈舌形,质软而脆,轻轻触动就易出血,蒂细长。出现症状多表现为同房后出血或者血性白带。

对于较大的宫颈息肉,发现后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息肉摘除术。术前应常规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目的是与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进行鉴别诊断。取下的息肉组织也应送病理检查。手术仅仅是摘除了宫颈息肉,并没有解决炎症的问题,由于炎症存在,除去息肉后仍可复发,所以要定期检查。

宫颈息肉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属于良性疾病,偶有恶变可能,约有0.2%-0.4%的恶变率。因此,女性朋友们如果患有宫颈息肉,应及时就医诊治,以防止恶变的发生。同时,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不洁性行为等不良生活习惯,以预防宫颈息肉的发生。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