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18岁的青葱岁月,除了放飞自己的梦想,我也开始解放自己的眼睛,开始了我尽情的近距离看电视,躺着看书,趴着写字,各种在以前会被严厉制止的行为,再也不怕被家长,老师以“会对眼睛不好,近视那可是一辈的事”的说辞制止。因为我有很(zhi)充(shi)分(dao)的(ting)理(tu)由(shuo)“18岁之前如果没有近视,以后都不会近视了”。可是很遗憾的告诉大家我现在也已经成了“四眼妹”。虽然当时很傻很天真,但是小编也是勇于追求真理的主。
想要击碎这一谣言,首先需要研究了一下我们的眼睛看到事物的过程:
其实我们的眼睛好比一台照相机。角膜就是镜头,角膜是光线进入眼球的第一道关口。之后通过瞳孔,瞳孔就是光圈,外面光线强的时候,瞳孔缩小;光线弱的时候,瞳孔变大,从而使眼睛里接受的光线总是恰到好处。而晶状体就是全自动变焦镜头,只不过这个镜头是可变形的软镜头,当有光线进入,晶状体外的平滑肌也就是睫状肌会通过收缩与放松来调剂晶状体曲度,晶状体依靠其本身弹性变凸变凹。如果睫状肌调节准确,那么光线通过晶状体之后会聚焦在视网膜黄斑上,而视网膜就好比相机的胶卷,起到感光功能,这时我们就看到了清楚的事物。一旦睫状肌消极怠工,就会影响视网膜上的最终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