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逆转肾纤维化与疤痕形成,吡非尼酮能成肾病的新希望吗?

发表于:2021-03-10

标签:  吡非尼酮

赵大爷在5年前在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他又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结果尿常规中尿蛋白3+,为判断是否存在肾功能损伤,他又进一步查了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不容乐观,高达5.5g,明确显示肾功能出现损伤。


在经过血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一系列检查后,发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过半,仅有45m/min,B超显示双肾出现不同程度萎缩,肾小球发生硬化、纤维化。最终被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病3期,肾功能不全。


那时的赵大爷才45岁,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患病前的消息无疑是一道晴天霹雳,失去工作久卧病床的日子业让他几乎崩溃。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增多,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已占成年人口10%~13%。毋庸置疑,慢性肾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无论病因如何,慢性肾病进展的最终归途是肾脏纤维化、瘢痕组织的形成和肾功能衰竭。肾脏纤维化的病变特征是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激活及其导致的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堆积,最终取代正常的肾脏结构、形成瘢痕,造成肾脏功能的丧失与衰竭。


可能上述这种说法有点抽象难懂,举个日常例子:当我们被割伤或者烫伤后,经过一段时间,皮肤会形成丑陋、萎缩的疤痕。短期看,皮肤组织通过疤痕形成,修复愈合了伤口。但这块疤痕皮肤,却从形态和功能上,失去了原有健康皮肤组织的作用。肾纤维化与疤痕形成也是如此。


目前科学界对于器官纤维化过程,参与的细胞和分子都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但依然缺乏针对纤维化进展的治疗方法。在肾病界更是如此,几十年来,我们对抗肾脏纤维化,被证实有效的手段很少。


现有的研究表明,吡非尼酮(PFD)是一种有效的细胞因子抑制剂,通过调节或抑制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从而影响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减少基质胶原蛋白的合成与细胞增殖。另外,吡非尼酮(PFD)可能还有其它作用,如抑制炎性介质分泌,从而发挥其抗炎作用等。


那么防止逆转肾纤维化与疤痕形成,吡非尼酮能成肾病的新希望吗?


关于吡非尼酮的作用机制,现仍在研究当中,目前知之甚少。尽管如此,吡非尼酮的治疗作用已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动物模型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得到验证,目前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评估。


目前吡非尼酮对肾脏纤维化的治疗,仍在临床研究阶段。一旦研究成功,它将造福咱们广大慢性肾脏病患者,或许吡非尼酮真的有可能成肾病治疗的新希望!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病历翻译服务,可点击下方咨询,或拨打4006570919。


热门评论

绘佳医疗是全球寻药和跨境医疗服务的领导者,是爱心筹旗下医疗服务品牌,成立5年以来,已累计为60万大病患者提供了大病筹款、出国看病、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等服务,致力于帮助大病家庭改善医疗资金的支付能力和帮助患者降低治疗花销。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绘佳医生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电话咨询

4006-570-919

周一至周日 9:00-22:00
扫码加健康顾问微信咨询

官方热线:0532-80921197

扫码添加您的专属健康顾问
为您一对一解答您的靶向药问题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