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说的宫寒通常是指什么?

打一枪就跑Lv.4
现代社会,女性子宫受到寒冷的“折磨”已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种宫寒现象在不知不觉中侵袭着女性的身体,导致子宫功能大大降低,给女性的生殖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那么,宫寒究竟是什么呢?

宫寒,中医上所指女性子宫寒冷症,是指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宫寒是中医理论下的病名,不能直接与西医的具体病名相对应,但西医临床常见的一些妇科急慢性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等,可以用宫寒辨证治疗,并在临床中取得很好的疗效。

实际上,“子宫寒冷”并不单指某一种症状,而是中医学对患者多种临床症状的总结。这些症状可能包括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白带清稀量多;以及较为严重的子宫炎症、输卵管堵塞、卵巢囊肿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可能导致女性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问题。

因此,对于现代女性而言,预防和改善宫寒问题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该注意保暖、避免过度消耗体力、不要过度节食、避免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适当的饮食调理、运动和理疗等方法也可以帮助女性缓解宫寒问题,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