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引起淋巴管破裂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隔壁王学长
Lv.3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免疫细胞肿瘤,通常发生于淋巴结和/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它是由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恶性变异引起的。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可以高度治愈的实体肿瘤,其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破裂、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诊断恶性淋巴瘤的标准是通过病理学检查来进行。HL的特征是Reed-Sternberg细胞,这些细胞起源于B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核染色质浅,至少应有2个核小叶或核仁(若为单个核者,称为Hodgkin’s细胞),免疫表型为CD30和CD15阳性。根据其他的病理特点,通常将HL分为4种亚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为主型和淋巴细胞衰减型;在WHO分类中,又提出另一亚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其肿瘤细胞类似爆米花,为R-S细胞的变异型。NHL的基本病理特点为:淋巴结正常结构消失,被肿瘤组织所取代;增生的淋巴细胞呈异型性;肿瘤细胞侵及淋巴包膜。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特点,NHL可被分为很多亚型,目前国际上广为采用的分类方法为REAL分类法和WHO分类,国内则习惯应用1982年美国的“工作方案”。
一旦确诊为恶性淋巴瘤,应根据AnnArbor标准进行疾病分期。确诊的首要条件是取得足够、合适的病理标本。对于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可常规进行淋巴结活检。对于纵隔或腹腔内淋巴结肿大而缺少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人,需要剖腹术或开胸术获取标本。当深部淋巴结融合成巨块时,Tru-Cut针穿刺效果也相当满意。对于仅有脾脏肿大且临床高度怀疑淋巴瘤的病人,应及时行脾切除术,术中同时作肝活检,以得到更多的诊断依据。对于肝脏病变,可以在CT或超声引导下进行肝穿刺术,以获取所需的肝组织。胃肠镜检及镜下活检对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非常重要,但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结果不完全一致,需要注意。
少数NHL在疾病早期表现为发热、黄疸、肝功能异常、全血细胞下降或神经-肌肉症状,没有明确的瘤块或存在穿刺术、活检术的禁忌证,此时骨髓检查十分重要。骨髓穿刺和活检同时进行,必要时需重复数次,而且尽可能作染色体、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等新技术检测,以早日明确诊断。一次活检未能明确诊断,不可贸然排除淋巴瘤。建议请多位病理科医师会诊,特别是在活检标本与术后标本病理报告不一致、外院与本院病理报告不一致、多次活检病理报告不一致以及病理结果可疑与临床不符的情况下。
典型的淋巴瘤诊断并不困难,但临床医生应对疾病的病变范围及分期给予足够重视。一旦确诊为恶性淋巴瘤后,一定要进行骨髓检查、胸腹CT,尽量进行全胃肠钡餐造影。超声检查虽然价廉、易行,但重复性较差,缺少长期保存的图像,仅适于初筛检查和治疗后随诊。作为一名百度SEO专员,我建议在文章中添加一些关键词,比如淋巴瘤诊断、病理学检查、HL亚型、NHL分类、AnnArbor标准等,以提高文章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上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