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都有哪些护理常识需要注意?

寄与秋日
Lv.3
内瘘是指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静脉直接吻合而建立的一条血管通道,对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内瘘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同时也要保证充足的透析血流量和透析效果,使尿毒症患者得以有效透析而长期存活。因此,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和内瘘使用期的护理非常重要。
1. 术前护理:
患者需要了解内瘘手术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如何进行配合。在手术前,避免在准备造瘘侧手臂做动静脉穿刺、测血压等。同时,保持造瘘侧皮肤的清洁,避免损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术前2周开始进行握拳运动,以促进血管充盈。
2. 术后护理:
术后避免术侧肢体受压,以保证血流通畅,减轻水肿。在躺下时,患者应保持术侧肢体垫高;若站立或坐姿,手臂应弯曲抬高至胸前。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及血管搏动情况,保持术侧肢体干燥,包扎伤口敷料不宜过多,压力不宜过大,以能扪及内瘘震颤或听到血管鸣音为宜。避免在造瘘血管侧输液或抽血,避免外来压力如测血压、提重物、戴过紧的手饰等。应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抬高术侧肢体,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是用手触摸术侧静脉处,若能摸到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内瘘通畅,否则应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
术后促进内瘘尽快成熟。内瘘成熟是指在动脉血的冲击下,内瘘静脉扩张,静脉壁肥厚,一般需术后6-8周。可在术后1-2周后,伤口无渗血、愈合好的情况下,进行“健瘘操”:每天用术侧手捏握橡皮健身球3-4次,每次10分钟;也可用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套在吻合口上方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为止,每10-15分钟松开一次,每天可重复3次。同时,也可以每天热敷或将前臂浸入热水中2-3次,每次5-10分钟。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均有助于内瘘成熟。
在内瘘使用期间,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主要采用压迫止血法。动脉化血管内压力太高,透析结束拔针后将一块约2*50px大小纱布团在针眼处按压15-30分钟,再用弹力绷带缠绕,松紧适宜,以无渗血及能摸到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为宜,2-3小时后酌情去掉纱布。同时,正确服用降压药,避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便秘时应用缓泻药,避免腹泻引起脱水或透析脱水过多(不应超过体重的4-5%),因为血压过低都会使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加速血栓形成,造成内瘘闭合。
为了保护自身的内瘘,患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透析穿刺部位当日避免接触水,防止感染;定时检测内瘘是否通畅,瘘侧肢体勿受压、提重物等,防止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