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筛查,你做对了吗?发现早期胃癌,该如何应对?

一两赏钱
Lv.1
在早期胃癌的诊治中,我国目前的形势并不乐观。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和韩国的水平。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因此,在胃癌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和内镜早诊早治,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高效可行途径。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而特殊类型的微小胃癌(病灶最大径≤5 mm)和小胃癌(病灶最大径5-10 mm),也属于早期胃癌的范畴。
胃癌前状态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胃、Menetrier 病(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这些疾病有可能发展为胃癌,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和治疗。
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LGIN相当于轻度和中度异型增生,HGIN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这些是胃癌的癌前病变,需要及早发现和治疗。
胃癌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生活饮食因素、吸烟、感染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年龄和性别是人口学因素中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高盐饮食、腌熏煎烤炸食品、不良饮食习惯等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吸烟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H、pylori感染、遗传因素等也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为了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筛查和诊断非常重要。早期筛查对象包括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的人群;胃癌高发地区人群;H、pylori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的人群;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等。
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切除和外科手术。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且疗效相当,5年生存率均可超过90%。因此,国际多项指南和本共识均推荐内镜下切除为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在术后随访方面,建议在术后3、6和12个月各复查1次胃镜,此后每年复查1次胃镜,并进行肿瘤标志物和相关影像学检查。同时建议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开展肠镜复查,因为早期胃癌的患者中发生肠道腺瘤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综上所述,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通过筛查和诊断、治疗以及术后随访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胃癌诊治的严峻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