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治疗大百科:系统性治疗原则和方法应该如何应用?

寄与秋日Lv.3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于2015年1月8日发布了2015年第一版胃癌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整理了多学科小组处理原则、系统性治疗原则和方案部分,以飨读者。

一、多学科小组处理原则

胃癌患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小组的协作,包括外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放射治疗师和病理学家等。多学科小组的讨论和决策应该建立在患者病情、治疗目标和资源可用性的基础上。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的分期和类型、以及既往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二、系统性治疗原则

1. 对于晚期食管及胃食管连接处(EGJ)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胃腺癌的系统性治疗方案可以交换使用。这些方案包括推荐的两种细胞毒药物联合方案和一种细胞毒药物联合靶向药物的方案。对于毒性评估好的PS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三种细胞毒药物联合方案。
2. 对于转移性腺癌,如果肿瘤HER2-neu过表达,可以在化疗中加入曲妥株单抗。这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延长生存时间。
3. 对于晚期疾病患者,推荐毒性较低的两种细胞毒药物联合方案。可以考虑将三种细胞毒药物联合方案用于医学上健康的PS好的患者,并需经常进行毒性评估。
4. 静脉输注氟尿嘧啶及卡培他滨可以交换使用,没有疗效的降低。同时,推荐使用静脉输液的给药途径,相较于静脉团注氟尿嘧啶,其疗效没有降低。
5. 顺铂和奥沙利铂可以交换使用,取决于毒性情况。这两种药物都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6. 推荐围手术期化疗或术后化疗加放化疗用于局部胃癌。这些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并提高生存率。
7. 术后化疗用于D2淋巴结清扫术后(见于手术原则)。这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和提高生存率。
8. 如果临床需要,可以使用诱导化疗。诱导化疗可以在手术前使用,以缩小肿瘤大小,减轻症状,并为后续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9. 在辅助治疗条件下,完成化疗之后,应当对患者进行监测以防长期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这包括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确保患者的健康状况良好。

三、术前化疗

在手术前进行的化疗被称为术前化疗或新辅助化疗。其目的是通过化疗药物缩小肿瘤大小,减轻症状,并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下是推荐的术前化疗方案:

1. 静脉输注5-FU可以替换为卡培他滨。
2. 推荐方案:紫杉醇和卡铂;顺铂和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和顺铂(category 2B);紫杉醇和氟嘧啶(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category 2B)。
3. 其它方案:紫杉醇和卡铂;顺铂和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和顺铂(category 2B);紫杉醇和氟嘧啶(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category 2B)。
4. 在以氟嘧啶为基础的放化疗之前和之后采用氟嘧啶治疗(静脉输注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延长生存时间。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