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要不要进行外科治疗?通常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天下太平
Lv.3
肝囊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良性肝脏疾病,可以形象地描述为肝脏中的“水泡”。它可以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后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先天性和潴留性。除少数牧区居民或有虫病历史的患者是寄生虫性,大多数肝囊肿患者都是潴留性或先天性。肝囊肿的发病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潴留性肝囊肿:由于肝内某个胆管炎症、水肿、瘢痕或结石阻塞引起分泌增多,或胆汁潴留引起,通常是单个;2、先天性肝囊肿:由于肝内胆管和淋巴管在胚胎时发育障碍,或者胎儿期患有胆管炎,导致肝内小胆管闭塞,近端呈囊性扩大及肝内胆管变性,局部增生阻塞而成,通常是多发,且常伴随肾囊肿。
肝囊肿生长缓慢,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通常在B超检查时发现。但当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它可能会压迫周围正常肝组织和邻近的脏器(如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等),出现食后饱胀、食欲差、恶心、呕吐、右上腹部不适和隐痛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因囊肿破裂或囊内出血而出现急腹症等。压迫胆管引起阻塞性黄疸的情况比较少见。如果带蒂囊肿扭转,可能会出现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如果囊肿内发生感染,则患者可能会有畏寒、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症状。
那么,肝囊肿是否需要外科治疗?我们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对于没有症状的小囊肿,只需要定期复查,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囊肿并且伴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外科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在B超引导下进行囊肿穿刺抽液术;剖腹术或经腹腔镜下切除部分囊壁,吸净囊液后使囊腔向腹腔开放,这种手术称为囊肿开窗术或去顶术,适用于一般的囊肿;对于并发感染、囊内出血或囊液染有胆汁的患者,可以在开窗术后放置引流或行穿刺置管引流术;肝边缘部位、带蒂突向腹腔的囊肿适用囊肿切除术;对于巨大的肝囊肿,可以考虑行肝叶或肝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