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版块
专题
欢迎登录慢友帮 !
其他账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立即注册
警惕!输液通血管其实并不科学
风一样的飘
Lv.5
今天张大爷急匆匆的跑过来咨询称:听说冬季降温之前,来医院提前通通血管,打两瓶活血的点滴就可以预防心梗脑梗,安全过冬。有没有人来打通血管的点滴?这个有科学依据吗?张大爷是有高血压,而且之前还出现过心绞痛的情况。
14-12-11 11:58:32
收藏
分享
喜欢
举报
浏览 19532
回复 32
风一样的飘
Lv.5
天津
“预防性输液”弊大于利
首先,虽然输液能有抗血栓、改善循环的作用,那也是短期作用,更何况这是本应用于治疗的药物。停止输液后这些作用很快会消失,难道为了预防天天输液?这肯定不现实,也是不可行的。
其次,心脑血管疾病通常不是一天、两天短期内形成的,过度强调短期输液的预防作用,常常使得很多老年患者忽视了平时的治疗,甚至许多老年患者认为平时不用服药,只要一年输两次液就行了,这种做法反而增加了心脑疾病的发生率。
最后,很多老年患者常常合并有多种疾病,平时就服药较多,如果再长期大量的输入药液,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增添肾衰风险。而对于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不能随便输液,因为大量输液极易引起心衰发作,这是非常危险的。同时,输液的风险还包括静脉炎、过敏反应等,尤其是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是危及生命。
综上并不建议老人自行进行“预防性输液”。所以家中有老人的子女得注意了,健康与疾病都需一个过程,平时多关心下老人的饮食和锻炼,多监督下老人的服药和治疗,提醒老人定期体检,比靠冰凉的液体来突击健康更靠谱。
14-12-11 12:00:00
回复
风一样的飘
Lv.5
天津
首先这种现象确实非常多。
现在老年人打针通血管几乎成为了一种潮流。每年春芽一发,秋叶一落,有病无病的老年人都排队挨号去卫生室通血管。感觉通通总是好的,每年两次几乎成了惯例。其中有位大妈说从2009年开始,她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定时输液”,一直到去年,都没“犯过大毛病”,一年两次的费用加起来还不到一千,算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那么我们也只能感叹这位大妈运气爆棚;然而另外一位70岁的大爷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这种“预防性输液”中突然出现头胸闷、气喘、心跳过快的症状,被家人送到附近医院后,医生怀疑张大爷有心衰迹象,幸亏送的及时,没有生命危险。那么这种“预防性输液”到底是什么?一年冲两次血管,真的能保证一年内不会发生血栓吗?换季就先“通血管”是利还是弊呢?
首先还得看看他们输的是什么药,让我们揭开“预防性输液”的庐山真面目:
“银杏制剂”、“血塞通”、“葛根素”、“丹红注射液”、“脉络宁”,这些都是老人们比较“偏爱”的预防血栓的药物。老人的解释是:这都是些中药,打打通血管,没啥坏处。事实真的如此吗?先不说“中药针剂”这种剂型的安全性有多高,我们暂且只看药物是用来干什么的。中药也是药,是药就会存在使用中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就会有毒性,而老人选择本该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进行预防,这种做法最初始于哪一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14-12-11 11:59:22
回复
1
2
3
4
总数 32
发表评论
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心血管病预防,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回复
3
心血管病必看!心血管病的的治疗原则
回复
6
药品过期了,扔了就完事了吗?
回复
7
一腔热血,不要堵在来时的路上
回复
10
扎针放血疗法,真能一针见效?
回复
13
精彩话题
轻微脑梗怎么控制
回复
7
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回复
17
有高血压,该怎么选感冒药?
回复
7
想了解下高血压有哪些常见得并发症,有知道的嘛
回复
15
警惕!输液通血管其实并不科学
回复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