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癌如何鉴别诊断?

隔壁王学长Lv.3
肛管直肠癌是发生在消化系统中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多见于40岁以后的人群。直肠癌的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直肠上段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多为腺癌。肛管癌则原发于肛管皮肤,多为鳞状细胞癌。此外,肛门处的疮疤组织、湿疣、痔疮等病变也可能诱发癌变。

肛管直肠癌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排便习惯改变:早期症状之一是排便次数增多、便意频繁,但无粪便排出,有时便秘且伴有肛门坠胀感。
2. 便血:早期便血多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并常带粘液。随着病情发展,便血可能加重,并伴有脓、血、粘液和特殊臭味。
3. 大便变形:病变后期,由于肠腔狭窄,粪便形状可能变细、变扁,并可能出现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肠鸣音亢进等。
4. 转移征象:癌肿转移至肝时,可能出现肝肿大、黄疸;肛管癌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时,可能在腹股沟区域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侵犯骶骨神经丛时,可能在直肠内或骨部感到剧烈持续性疼痛,并向下腹部、腰部或下肢放射;侵犯膀胱尿道时,可能出现排尿不畅及疼痛。同时,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全身衰弱无力、贫血、消瘦等恶病质症状。
5. 检查:通过指诊可以触及肛内或肠壁上的硬结节性肿块或溃疡,指套上可能沾有血、脓和粘液。
6. 分期:根据病程早晚,肛管直肠癌可分为四期。一期指病变局限于肠壁内;二期指病变侵入肠壁外;三期指伴有淋巴结转移;四期指已有广泛或远处转移。

在实验医学方面,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可用于观察病变情况并钳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疾病性质。此外,钡剂灌肠可见狭窄和钡影残缺。

需要与肛管直肠癌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包括痢疾、肠炎、内痔出血等。早期排便次数增多或便血应与这些疾病进行鉴别。直肠指诊是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当触到肿块后,需要与炎性肿块进行鉴别。肛管癌性溃疡应与肛瘘、湿疣等进行鉴别。做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比较可靠的鉴别方法。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