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受哪些因素影响?

不成魔不快活Lv.3
双相障碍的病因众说纷纭,但综合来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遗传倾向在双相障碍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学因素似乎在某些人身上有遗传倾向,但并不是每个有遗传倾向的人都会发病。这表明,基因并不是这一疾病的唯一原因。一些脑影像学研究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脑结构发生变化。其他研究还发现,这类病人的神经递质失衡,甲状腺功能异常,昼夜节律紊乱,以及皮质醇水平高等。

其次,外部环境和心理因素也是双相障碍发生的重要诱因。这些因素被称为诱发因素,可以导致躁狂或抑郁发作,或使原有的症状恶化。许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并没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应激性生活事件,如结婚、上大学、失去心爱的人、事业、搬迁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常常无好坏之分,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此外,药物滥用也是导致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之一。一些药物如摇头丸、安非他明可以诱发躁狂,而酒精和镇静剂则可能引发抑郁。此外,抗抑郁药物、感冒药、食欲抑制剂、咖啡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躁狂或抑郁的发作。

除了以上因素,季节性变化和剥夺睡眠也可能与双相障碍的发作有关。躁狂和抑郁发作往往有季节性,如躁狂发作常在夏季发作,抑郁症发作经常在秋季、冬季和春季。而睡眠剥夺也可以引发躁狂。

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双相障碍的病因变得复杂且难以预测。因此,对于双相障碍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有双相障碍家族史的人群,应关注自身情绪变化,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预防和治疗。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