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怎么回事?一定要进行治疗吗?

打一枪就跑Lv.4
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脏良性肿瘤的大多数。随着B超、CT、MRI等影像诊断设备在各级医院的普及,CHL的诊断逐渐成为常见病。然而,由于其属于肝脏肿瘤范畴,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肝癌。大多数CHL患者无自觉症状,小于3cm的肿瘤通常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而大于5cm的肿瘤则可能出现肝区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有增大趋势,或位于肝包膜下,则有创伤性出血的可能。

对于CHL的诊断,肝脏超声造影、增强CT、MRI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临床治疗CHL常取决于瘤体大小、位置、生长速度及临床症状进展程度。对于小于3cm且无自觉症状的CHL患者,可不作任何处理。但是,若出现以下情形,则必须进行治疗:1、CHL定性诊断不明确或可疑恶性变者;2、CHL短期内快速增大;3、直径大于3cm的CHL,尤其是突出于肝脏表面,易溃破出血;4、有邻近器官压迫症状者;5、CHL直径大于5cm,不论有无症状、位置如何、有否进行性增大,应考虑治疗;6、CHL已破裂瘤内坏死出血、体积突然增大伴剧烈疼痛者;7、CHL伴进行性贫血或凝血改变,或因动静脉瘘造成心衰者;8、儿童期CHL。

除了传统的手术切除之外,目前还有肝动脉栓塞、局部消融、局部硬化等多种影像介入方法可用于CHL的治疗。因此,及早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CHL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