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治疗?

物事人非空自悲
Lv.1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近年来发病率日益增加的免疫相关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中一部分患者与先天导管发育异常有一定关系。该疾病的病灶形态多样,包括肿块、脓肿、窦道等多种形式,且愈合缓慢。
浆乳炎的治疗方法多样,总体分为手术治疗和中药保守治疗两大类。手术治疗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和病灶形态,方法各异,包括穿刺抽脓术、切开引流术、清创术等。对于脓肿或液化坏死的情况,可选择穿刺抽脓术(创面封闭,一般需2次以上操作,外形美观),或切开引流术(创面敞开,脓肿引流,需日后配合较长期换药,有瘢痕),甚至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及引流,创面敞开,需日后配合较长期换药,有瘢痕)。对于肿块或僵块(脓肿溃后遗留未消的肿块),手术方式可选择肿块切除术、病变导管切除术、区段切除术、超区段切除术,甚至乳房切除术。
切除性手术的缺点包括术后切口不愈合、术后肿块复发、乳房不同程度畸形(包括严重畸形),甚至乳房缺如等。而其优点是痊愈较快(一般两周左右)。如果出现术后切口不愈合或术后复发的情况,则愈合时间会延长,或需要再次手术。
另一种治疗方式是中药保守治疗(内服中草药,可配合外敷中药制剂),亦可配合理疗,如半导体激光治疗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中药保守治疗可以治愈该病。对于脓肿破溃者,配合换药。脓肿或液化坏死者,患者可选择脓肿自行破溃,亦可选择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或清创术等。
中药保守治疗的优点是无创伤或创伤小、乳房外观好、复发率较低。缺点是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根据发病病程、病灶范围大小、个体差异等情况,治疗周期可能在1周至9个月不等,以4-6个月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