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外科诊治之道,肝血管瘤患者必知的诊治流程

物事人非空自悲Lv.1
肝脏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 cavemosum,HHC)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相对较低,尸检发现率为0.35%-7%,临床以30-50岁女性多见。近年来,由于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门诊肝血管瘤病人日益增多。但目前对该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较少,尚缺乏成熟而严格的诊治标准。

肝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及MRI。B超是常用的筛选方法,较小肝血管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强回声占位,较大者则内部回声杂乱、强弱不均。CT特征性表现为增强后“快进慢出”,结节样强化。MRI对本病具有特殊诊断意义,12加权像呈“灯泡征”样高信号。诊断时还需注意与肝癌相鉴别,肝血管瘤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全身状况良好、肝功能正常、无肝炎及肝硬化病史、血AFP阴性。

肝血管瘤按组织学分类分为硬化型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但此种分类对治疗指导意义不大。目前多采用按直径大小分类:≤5cm(小血管瘤);5cm-10cm(血管瘤);10cm-15cm(巨大血管瘤);>15cm(特大血管瘤)。此分类可能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对于确诊并且非破裂的肝血管瘤,我们提出根据其分类进行多中心临床治疗前瞻性研究。对直径≤5cm的小血管瘤,尤其无临床症状表现者,多无需手术,可定期随访;若精神思想负担较重或位于肝脏表面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治疗。对5cm-10cm的血管瘤,破裂的可能性较小,若有症状可考虑手术治疗,若无症状者仍可建议选择随访观察治疗。对10cm-15cm的巨大血管瘤,破裂的可能性增大,建议手术治疗。>15cm的特大血管瘤,建议充分告知患者后手术治疗。

总之,对于肝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肝血管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推动诊治标准的完善和提高治疗效果。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