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ctor
    doctor

    治咳嗽不求人,多种咳嗽疗法汇总

    处暑已过,秋意渐浓,已经能明显感觉到昼夜温差在慢慢变大,这个季节一些“惯犯”就容易找上门来。从门诊和药店的数据可以看出来,最近咳嗽、气喘的患者有所增加。我们也常把这个时节的咳嗽称为“秋咳”。

    除了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多发、哮喘高发,随着气候逐渐变冷,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也会进入高发期,这几类疾病往往会反复发作,病程特别绵长。秋季在五行中属金,易燥,五脏中对应肺,所以,初秋学会如何应对咳嗽很重要。

    要想有效应对、有的放矢,就要先能分清咳嗽的类型。尤其是中成药,更要依据疾病的发展来选择药物的性味归经。

    咳嗽在中医上可分为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燥热咳嗽和内伤咳嗽等,因此在选用中成药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必须对症服用。如果是风寒咳嗽,用了寒凉的药,那就无异于“雪上加霜”,不但不会有效,反而是加重病情、延长病程。如果是风热咳嗽,用了温热的药,则会‘火上浇油’,同样不利于疾病好转。

    那么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咳嗽、该用哪种药呢?简单跟大家探讨下:

    风寒咳嗽
    咳嗽有痰,痰是白色的,或是比较清稀、或有泡沫、量多,人怕风、怕冷,多是风寒引起的寒性咳嗽。这也是秋冬春三季最易引发的咳嗽。寒性咳嗽易选用宣肺、散寒、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橘红痰咳煎膏、蛇胆陈皮口服液。

    风热咳嗽
    咳嗽也有痰,但这个痰质地比较黏稠、咯不畅、颜色偏黄,一般还会感觉喉咙疼、口干,这多属于热性咳嗽。热性咳嗽易选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成药,像急支糖浆、十味龙胆花颗粒等。

    除了这两种带痰的咳嗽,秋季常见的就是燥咳了,有些人能连续咳上两个月不见好转,没有痰,但是自觉喉咙干燥(不同于咽炎的干痒、异物感),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川贝枇杷膏上场了。

    还有一类比较常见的是痰湿咳嗽。一般以体弱年老的人居多,其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而黏腻、呈灰白色,进食甘甜油腻食物后加重,伴有胸闷、食少、体倦、大便稀等症状。宜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药,如陈夏六君汤、二陈丸等。

    注意:如果痰多并伴有哮喘,一定不要多食生冷食物。

    除了这些常用的中成药外,还有一类中国老百姓爱用的招儿——食疗,或者叫药膳更合适些。但即便是药膳,也是要遵循疾病归属和所加药物的性味归经的。

    “家人咳嗽了,炖个川贝冰糖雪梨”,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共同认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贝母主分川贝和浙贝两种,但浙贝远没有川贝出名,我们常见的中成药(例如:复方川贝止咳糖浆、川贝枇杷止咳露、虫草川贝止咳膏)也都以川贝名气大,就连大伙儿炖梨都想要放川贝。其实,对于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或寻常咳嗽,用浙贝更佳,浙贝清热化痰、散结解毒,其药效偏于散,以去邪为主,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价格只有川贝的1/10左右。

    那么什么情况下适合用川贝呢?川贝的主要功效是养阴润肺、清热化痰,其药效偏于补,以扶正为主,主要适用于肺阴虚引起的慢性咳嗽。病程绵长,体虚无力的人最为适合。

    附:川贝/浙贝炖雪梨
    取雪梨1只洗净,自雪梨上部1/5处横切,去蒂、去核,放入川贝末或浙贝末6克(也可以是打碎的贝母),然后将雪梨上部盖上,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可加可不加,若加一定要放冰糖),加水不要没过雪梨切口,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每日一次,连服3~5日。

    管理: 删除

    2015-08-26 10:22 来自养生保健 举报
    确定
    • +

    最多上传1张图片,每张大小不能超过1M

    全部评论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话题:2134

        成员:40409

        加入版块

        扫码添加您的专属健康顾问
          为您一对一解答您的靶向药问题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