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这事儿大概每个人都碰到过:
刚刚吃完一顿大餐,美美地打出长长的一个饱嗝

着急去上班狼吞虎咽之后就去赶路时会有反射性的嗝

《匹诺曹》中的女一号一说谎就会打嗝

边走边唱胃里进了冷空气会打嗝

有时还会有自己搞不懂的嗝……


人为什么会打嗝?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认识一下膈肌。膈肌在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是一层又像盖子又像活塞的厚厚的肌肉,它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使肺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呼气时则相反。
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膈肌也有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膈神经由传入及传出神经纤维组成,当引起打嗝的诱因刺激传入大脑以后,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使膈肌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的同时,会厌关闭,声门骤然收窄,气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嗝”的声响。
成人止嗝大法大PK(各位可自行挑选试用):
1、喝水弯腰法 将身体弯腰到90度时,大口喝下,几口温水。此法来自网络建议,小编我没有挑战成功。
2、憋气法 深深吸一口气(记住只用鼻子)然后憋气30秒左右,呼气。我使用此法屡试不爽。啊哈哈……但是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尝试此法。
3、惊吓法 趁不注意猛拍一下打嗝者的后背。这是我极不认同的办法,我就曾经遭此“暗算”。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千万不能这样闹啊,伤不起。
4、塑料袋呼吸法 用一个小塑料袋,罩住自己的口鼻,进行3-5次的深呼吸。然后将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抑制打嗝。此法稍有酸爽~~
5、吞咽法 吞咽或是嚼干面包刺激食道来抑制打嗝。
6、按压少商穴 (少商穴位于手指的拇指末节内测距离指甲角0.1寸的位置),打嗝时按住少商穴,出现酸痛感持续30秒,就能有效止住打嗝了。
7、口含红糖水或姜片 此法来自慢友建议,小编打算下次在家里出现打嗝时尝试一下。
8、打喷嚏法 用羽毛等物体刺激鼻孔,诱发喷嚏,打个喷嚏嗝就会停止。
9、喝水止嗝法 喝一口水,含在嘴里,深吸一口气,感觉快打嗝时立即吞下,多喝几口一般都能见效。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打嗝超过24小时仍然不停止,同时伴有如腹痛、呕吐、反酸嗳气、乏力、消瘦等异常表现的,则有可能指向某种疾病,一定要及时就诊。
一项对99名患有食道癌的病人进行的相关研究显示,有27%的人表示他们曾出现过持续打嗝的情况;还有6%的人说,这种现象促使他们去看医生。
打嗝涉及中枢反射弧与外周的膈神经,如果打嗝超过24小时,则大多属于病理表现。其中中枢性病变包括: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脑膜炎,代谢性病变有尿毒症、酒精中毒,其它如多发性硬化症等。而外周性病变则包括:膈神经的刺激如纵隔肿瘤、食管炎、食管癌、胸主动脉瘤等。膈肌周围病变如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膈下脓肿、食管裂孔疝等,迷走神经刺激如胃扩张、胃炎、胃癌、胰腺炎等。
其实打嗝这事儿成人自己还有解决的办法可选,但是发生在小宝宝身上时,就需要我们进行护理了。
经常会看到朋友发给孩子拍嗝的照片,有的从容不迫,有的则手忙脚乱。其实宝宝打嗝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横隔肌膜突然用力收缩造成的,比如吃奶时啜泣、吃的太急、宝妈喂奶方式不当、宝宝肚子受寒、饮食生冷、胃食道逆流等,都会使膈肌收缩,从而迅速吸气,声带收紧,声门突然关闭,就会发出“嗝”声。而出现最多的就是宝宝的奶嗝,如果奶嗝拍的不好,很容造成宝宝哭闹或吐奶。
为了减少宝宝奶嗝的出现,建议初为奶爸奶妈的小夫妻学会正确的拍奶嗝:婴儿吸奶时咽下了空气,会感到很不舒服,尤其是婴儿剧烈哭闹后,如果立即喂奶将吸人大量空气,如不及时拍嗝很容易吐奶。因此,每次哺乳后应帮助孩子打嗝。拍嗝时将婴儿竖抱,让其头部轻伏在大人肩上,由婴儿腰部往上轻拍他的背部,或者让婴儿俯卧在大人的大腿上,再轻拍他的背部。
最多上传1张图片,每张大小不能超过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