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放疗、化疗均属传统的癌症治疗模式,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主流方法,被人戏称为“尖刀”、“毒药”和“烙铁”。手术、放疗及化疗治疗中均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损伤,有的患者甚至不堪忍受治疗痛苦,中途选择放弃,令人细思极恐。相比与传统治疗方式,免疫治疗的开创无疑是癌症治疗领域的一股清泉,免疫治疗对提高肿瘤治愈率、延长生命和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癌症的第四种武器。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肿瘤的免疫疗法是指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免疫疗法可清除体内少量残存的癌症细胞,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肿瘤免疫治疗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2方面,主动免疫是激活患者自身针对肿瘤抗原的免疫效应;被动免疫是启动非特异性免疫,激活患者体内的生物因子和单克隆抗体等活性物质,从而增加活性因子的抗癌效应。
1.肿瘤疫苗:肿瘤疫苗是对病毒、细菌,甚至患者自身肿瘤细胞进行放射、冻融、加热或药物处理,使其失去原来的活性的同时又保留自身的免疫能力,从而刺激机体发挥相应的免疫效应,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功效。
近年来,分子疫苗、单抗疫苗、载体疫苗、细胞疫苗等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表现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疫苗已经被应用于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淋巴瘤、肾细胞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尤其在前列腺癌和肾细胞癌的协同治疗作用较为显著,临床获益率高达50%。
2.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单抗”,单抗可诱导肿瘤细胞内的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杀伤作用、细胞吞噬作用,以及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杀伤作用,来发挥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作用。
很多肿瘤患者对单抗并不陌生,自1997年利妥昔单抗被应用于临床以来,单克隆抗体家族不断壮大,其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如曲妥珠单抗被用于治疗乳腺癌;阿仑单抗被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妥昔单抗主要用于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西妥昔单抗被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和直肠癌;贝伐单抗被用于治疗胶质瘤、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
3.过继性免疫细胞:过继性免疫细胞是通过将患者本人的免疫细胞进行分离,在体外大量扩增后输回患者体内,增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过继性免疫细胞可以是多种细胞的混合物,过继性免疫细胞有助于提高患者自身对抗肿瘤细胞的能力。
4.细胞因子疗法:细胞因子疗法是将细胞因子注入患者体内后,通过增强一种或多种免疫细胞来发挥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细胞因子IL—2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用于治疗肾癌和黑色素瘤的细胞因子,但因毒副作用较大,目前已被限用。IFN-α也具有促进免疫应答的作用,被FDA批准用于黑色素瘤和慢粒白血病的治疗。由于细胞因子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截止到目前,除了黑色素瘤以外,细胞免疫因子均已被其他疗法取代。
5.基因疗法:基因治疗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未在临床上应用。基因疗法是通过载体,将免疫调节基因、抑癌基因等导入肿瘤细胞内,通过基因表达产物识别、杀伤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肿瘤的基因治疗仍面临许多挑战,但临床试验总体上是安全和有效的,肿瘤基因治疗是我们将来克服肿瘤的新希望。



最多上传1张图片,每张大小不能超过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