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佳洁士栽了!作为业内屈指可数的口腔清洁品牌,因某主打产品涉嫌虚假广告宣传,领到了目前为止针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最大罚单——603万元。“只需一天,牙齿就真白了”的美白神话,最终演变成了“只因一句,佳洁士就真栽了”的警世恒言。
无独有偶。相关资料显示,包括佳洁士、高露洁、中华等知名品牌牙膏,曾相继登上虚假宣传的黑榜。“极速炫白”、“珍珠盐白”、“魔力迅白”……让人浮想联翩的广告创意,牢牢牵动着消费者的购买欲。美白,无疑成了历久弥新的噱头。大家不禁好奇,消费者的真实的使用感受究竟如何?单凭一支牙膏,真的能起到美白效果吗?
【业内调查】
真“美白”假“美白”?消费者说了算
从事汽车销售工作的刘女士,正是美白牙膏的忠实簇拥者之一。“受老家水质的影响,我从小就有典型的四环素牙,因此牙齿美白一直是我最大的心愿,尤其是跟客户打交道,牙齿美白还是很重要的。所以但凡市面上推出了新款牙齿美白产品,我都会踊跃尝试。”
然而遗憾的是,即便是美白产品的忠实粉丝,收到的回报却乏善可陈。刘女士最大的感觉是,这些美白牙膏的作用都很有限,就算一直坚持用,也没感觉有什么变化,“也许是期望值太高了?”马女士说自己对美白牙膏几乎失去了信心。
同刘女士持相同观点的人也是不在少数。小编随机采访超市里选购牙膏的顾客后发现,近七成消费者一致反映美白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是“一点都没变白”。
【独家揭秘】
拨开迷雾,带你走进牙膏的“内心世界”
翻看牙膏的包装盒,都有提及美白成分的介绍,无论是“冰爽劲白因子”、“活性亮白因子”,抑或是“超白软性硅”、“HCS”……难免让读者们一头雾水,即便是咨询商场的推销人员,给出的答案也是摸不着头脑。
为此,小编刻意咨询了业内相关从业人士。据悉,美白牙膏的主要成分大多以氧化物、羟磷灰石为主要成分,其作用原理则是利用摩擦及化学漂白,通过细微颗粒摩擦牙齿表面附着物,如烟渍、茶渍等,达到祛除牙齿表面着色的作用。
然而,想要真正做到牙齿美白,就需要在牙膏中掺入足量的氧化剂,这对于浓度有很高的要求,一旦超标将会对牙龈、牙黏膜造成不良影响,出于安全考虑厂家是不会铤而走险的。因此,市面上出售的牙膏一般都将安全放在首位,其主要作用还是在于清洁牙齿,对于顽固的牙渍也是束手无策,实际效果同专业的洁牙手段相比相去甚远。但即使是美白牙膏,效果也非常有限,即使对于外源性色斑,也不可能刷几次牙就能美白,更别说一次刷牙就美白。
【医家解读】
“炫白神话”成泡影,爱美人士何去何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家都渴望拥有一口洁白亮丽的牙齿。在此,小编要提醒广大爱美人士,牙齿美白一定要选择规范合理的方法,避免受广告的诱导,花费不必要的冤枉钱。
据专业口腔医生介绍,影响牙齿美观的成分大致可分为外源性色斑和内源性色斑两大类。所谓外源性色斑,主要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清洁,导致食物残渣残留堆积引起的牙垢;或长时间吸烟、饮用浓茶导致的牙渍,可以借助外洗牙、喷砂、抛光等医学治疗手段,达到祛除斑点的功效。
所谓内源性色斑,则是指因医源性或饮用水质原因导致的牙釉质色素沉积导致的顽固性色斑,以氟斑牙和四环素牙最为常见,对于这类原因引起的“黄牙”,单纯靠牙膏美白是完全无效的,受此困扰的爱美人士,不妨到专业的口腔医院接受冷光美白或瓷贴面,来实现“牙齿美白”的愿望。
最多上传1张图片,每张大小不能超过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