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气温逐渐转暖。春日里的人们更易感到疲乏和劳累,这是季节交替导致的生理变化。寒冷的冬季,为了驱寒保暖,身体里的末梢血管长期处于收缩状态 ,春季回温后,末梢血管还未适应季节的变化,人处于收缩状态。春季人的代谢能力增强,致使春季身体出现轻微缺氧现象,部分人表现为困乏,我们将之称为“春困”。
除了四季更替的影响,“春困”也是一些疾病的先兆。
1.高血糖。
嗜睡与人体新陈代谢紧密相关,在一组对糖尿病患者的调研中,发现糖尿病人白天出现嗜睡的概率是正常人的两倍。大量的糖分很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反应减退,使之出现嗜睡、精神萎靡的症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如果有口渴、尿多、饿得快、昏昏欲睡等症状,要警惕是自己的血糖过高。
2.嗜睡症。
嗜睡症主要包含发作性睡病与睡眠呼吸暂停,其中以发作性睡病最为常见。发作性睡病往往表现为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即使患者本人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也会在短时间内进入梦乡。发作性睡病的症状紧急而快速,与春困大有不同,患者应注意鉴别。
3.贫血。
铁、某些氨基酸的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贫血的发生。贫血又可导致肌肉组织或神经系统缺氧,表现出头晕、头痛、眼花、疲乏、困倦、注意力分散等症状,其中尤以困倦、头晕、疲乏最为显著。贫血与春困不好区分,体弱的人要格外注意自己是否贫血,同时增加饮食营养,防患未然。
4.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相比于甲亢,甲减的症状非常容易被人忽略,很难有人把自己“懒洋洋”的表现同此病联系起来。甲减的常见表现有表情迟钝、冷漠、讲话节奏慢、声音嘶哑、犯困等,严重可见面部或身体浮肿。甲减表现比较隐蔽,患者本人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关心。甲减的发病概率相对较高,而且女性高于男性,一般治疗效果较好。
5.睡眠性呼吸障碍。
打鼾的人多半患有睡眠性呼吸障碍,睡眠中呼吸暂停会引起组织缺氧,使各组织器官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同时也会扰乱深度睡眠,从而降低睡眠质量。夜晚鼾声如雷的人,看似睡眠香甜,实则睡眠质量大打折扣,这类人很容易在白天出现困倦、嗜睡、全身无力等症状。
6.中风。
「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是老年人高发病。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对于大多数缺血性脑中风病人而言,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一周,患者常常因大脑缺氧而表现出打哈欠、犯困等现象。老年人犯困常常预示很多疾病,家属一定要格外留心,如果仍长时间感觉疲劳、困倦,应就医诊治。

最多上传1张图片,每张大小不能超过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