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
    官方

    你的“冬病夏治”用对了吗?

    终于到了三伏的第一天!沿海各地的小伙伴们受台风的“恩惠”,偷得了几日凉爽,真是羡煞内陆地区的众人啊。可是“灿鸿”总归是要走的,而盛夏也总归要来的。但在年轻人看来万分讨厌的三伏天确是备受热爱中医养生的人们喜爱。

    相传在三伏天,有一个防病治病的神奇传说——冬病夏治。

    那么何为“冬病夏治”?

    简单来说,就是冬季好发、高发的疾病放在盛夏来调理和防治。“冬病”就是在冬季易发作、常发作的疾病或不适。通常的症状: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到了夏天也是手脚冰凉。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这是科学还是迷信?

    冬病患者阳气不足,冬季不利排寒;三伏天虽然热,但却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

    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所以三伏天养生不容错过!

    冬病夏治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利用三伏贴,作用于身体不同部位,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穴位贴敷常用穴位

     穴位贴敷部位一般以人体的十二经及督脉腧穴为主。
     (1)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的穴位:肺俞、心俞、膈俞、膏肓、定喘、中府(均为双侧)。每次选用3个腧穴(一般多选用前三个腧穴),若局部有破溃或者瘢痕,可以选择其他3穴。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辨证,可加取风门、脾俞、肾俞、足三里、大椎、天突、神阙、关元、中脘、内关等穴。
    (2)治疗骨关节病的常用穴位:肝俞、脾俞、肾俞、命门。

     贴敷时间长短
     贴敷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而定,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一般以成人4~6小时。如果此过程中感到不适,应立即取下。


    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呢?

    适用人群:适合于素体阳虚的人,用于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呼吸系统)疾病。比如:
     1.久咳、哮喘、肺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鼻渊、鼻鼽、喉痹(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3.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4.部分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禁用人群:
     (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过敏体质、瘢痕体质者。
     (4)急性发热性疾病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
     (5)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6)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4)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使用时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以判断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等。

    管理: 删除

    2015-07-13 09:28 来自养生保健 举报
    确定
    • +

    最多上传1张图片,每张大小不能超过1M

    全部评论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话题:2134

        成员:40409

        加入版块

        扫码添加您的专属健康顾问
          为您一对一解答您的靶向药问题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