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榕
    杨榕

    孩子生病用药有对策

    炎炎夏季的到来,家里的孩子拉肚子,感冒,咳嗽各种疾病纷拥而至,成了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看着心爱的宝贝生病难受,家长们有的束手无策送去就医,到了医院大夫说回去注意休息又没开药,有的在家当起了蒙古大夫。孩子所感染每种疾病不同,在无医生指导切不可胡乱用药,因为儿童与成人相比生理病理特点有很大差别,所以正确给孩子合理用药成为家长们必修课。

        常见疾病及对策
    感冒常由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内感染,并常伴有头痛、发热、鼻塞、喉痛及全身疼痛等症状。首先要通过化验确定感染的病菌类型对因治疗,并根据感冒体征对症治疗。

    ☆ 感冒篇
    如果是一般的伤风感冒,用些抗病毒的药就可以,如:双黄连、抗感解毒冲剂等。只要不出现合并细菌感染,就不要过早用抗菌素。

    一般呼吸道感染可以使用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氨苄颗粒剂等口服药由于不需作过敏皮试,口服方便,肠道吸收好,副反应发生率低,常用于细菌性感染。

    支原体感染常用红霉素类,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对各种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如无加重感染情况,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医院输液,在医院环境中容易造成二次感染,并且空气污浊环境噪杂不利于孩子休养。

        ☆ 咳嗽篇
    咳嗽首先要弄清情况,如有无痰液、痰量多少、黏不黏。更重要的还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合理使用止咳药与化痰药。咳嗽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在呼吸道感染时应多使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因为使用镇咳药后不利于痰液排出,可能会加重感染。

    因此,对于小儿咳嗽,只要不是过于频繁、剧烈的咳嗽,切莫盲目止咳,过早使用止咳药。哮喘哮喘是一种发生于呼吸道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如果没有继发或并发细菌感染,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生素,即使是重度哮喘患儿,只要不发热、没有肺炎,也不应使用抗生素。吸入激素疗法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这种治疗是无害和安全的。

         ☆ 发热篇
         发热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且退热药副作用大,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当然,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这时家长切忌不能使用酒精擦浴,孩子皮肤容易吸收酒精成份造成昏迷。

        ☆ 胃肠篇
    胃肠道疾病呕吐、便秘、腹泻等是儿童常见病。便秘应先调整饮食,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等,便秘严重时候才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儿童腹泻治疗时也应该先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补充体液,如口服补盐液,饮食流质清淡食物,多喝水。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为使用止泻药后虽然腹泻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可以加重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

    ☆ 皮肤篇
       皮肤疾病常见的有皮炎、湿疹、药疹等。应查明原因,切断过敏源,并给以外用膏剂治疗,必要时适当口服脱敏药。如非甾类乳膏治疗小儿湿疹;盐酸西替利嗪治疗两岁以上室内或室外儿童过敏患者。因儿童角质层薄,药物吸收好,儿童在使用外用药时应避免大面积大剂量长期使用。

       ☆ 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不加限制地使用容易导致维生素中毒,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如维生素A、维生素D服用钙剂过多造成骨骼的过早钙化,影响了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以上所述这些常见病用药许多家长会觉得西药这各也不合适那个怕过量。那中药给孩子吃是不是就安全了,相对西药而言中草药安全性大些,但如果随便服用同样可导致婴幼儿体内重金属蓄积中毒导致健康的损害。

        根据国内医药期刊报告,夏枯草、菊花、鱼腥草、等中药中含,有鞣质、生物碱等成分,可能加重儿童的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六神丸含有蟾酥,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惊厥等症状;珍珠丸含有朱砂,可能诱发齿龈肿胀、咽喉疼痛、记忆衰退、兴奋失眠等不适感;牛黄解毒片长时间服用可导致白细胞减少。故中草药也不能滥用。

    管理: 删除

    2015-08-06 09:45 来自养生保健 举报
    确定
    • +

    最多上传1张图片,每张大小不能超过1M

    全部评论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话题:2134

        成员:40409

        加入版块

        扫码添加您的专属健康顾问
          为您一对一解答您的靶向药问题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