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在日常家庭中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

春秋不做梦
Lv.3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与交流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隘为主要特征。对于ASD患儿,家庭干预训练是解决社交技巧康复的有效途径。以下是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建立个体化的家庭训练时间程序表,选择适合的家庭训练场地,并准备好活动所需物品、材料或玩具。开始训练时应与患儿面对面、保持视线同一水平。随着能力逐渐提升后,可以选择多场地、更丰富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安排,确保居家生活中的社交互动行为无处不在。
基于患儿发展能力评估建立训练目标,选择适合家庭环境的活动,以促进并提高患儿的参与度,增加成功的机会。在活动中提供有吸引力的选择,遵从患儿的兴趣,增强其活动参与度。
社交能力的训练,包括社交关联、社交意识、社交沟通、社交互动和社交学习等。在活动或任务中训练社交能力,对患儿的所有交流行为给予及时地回应,鼓励他们的主动交流行为。回应时应使用简单、明确、清晰并符合患儿理解能力的语言和手势。
适应性技能的发展与训练,包括运动、游戏娱乐、劳动、生活自理技能等。家长需示范或演示任务中的每一个步骤,并配合语言和动作告诉患儿任务流程。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进行适应性技能训练。
总之,家庭干预训练是解决ASD患儿社交技巧康复的有效途径,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日常互动性积极干预,努力提升ASD患儿的社交能力是建立有效沟通和语言发展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