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辅助检查有哪些?一文带你了解肺癌诊断的关键步骤!

旧风年间
Lv.2
肺癌的辅助检查在诊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支气管镜检查、跨胸壁针吸活检、纵隔镜检查以及胸腔镜检查是常用的几种手段。
支气管镜检查是肺癌诊断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支气管活检、刷检、灌洗以及跨支气管壁的针吸活检,可以精确诊断多数支气管肺恶性病变。这种方法的敏感性较高,尤其在发现小细胞肺癌病变方面表现出色。在镜下可视情况下,支气管灌洗和刷检的阳性率约为75%,活检则高达85%,三者联合使用的阳性率更是高达94%。
对于支气管镜检查无法发现的肺部病变,跨胸壁针吸活检则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荧光屏、声图仪和胸部CT的引导下,这种活检方式能有效帮助明确诊断。尽管存在一定的假阴性,但跨胸壁针吸活检仍被广泛用于不适合开胸手术但需要明确诊断的肺部包块患者,以及有恶性肿瘤病史且肺部出现新病灶的患者。
纵隔镜检查在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当无创性分期检查表明存在纵隔淋巴结转移时,纵隔镜检查能确定约70%存在纵隔淋巴结受累。尤其在CT证明纵隔淋巴结直径>10mm并需确定肺癌为不能手术时,纵隔镜检查和活检成为了重要选择。
胸腔镜检查则是性质不明包块诊断的常用手段,尤其在判断主动脉旁、主动脉弓下、气管支气管、隆突下、食管旁或肺门淋巴结转移方面有着独特优势。随着肺包块定位定性技术的不断进步,胸腔镜检查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综上所述,肺癌的辅助检查涵盖了多种手段,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优势。通过合理利用这些辅助检查,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肺癌,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