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支气管哮喘能控制吗?

萝卜吃兔子
Lv.5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哮喘可以控制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规范治疗。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或称之为气道过敏性疾病。当吸入变应原或接触其他触发因素时会导致哮喘发作或加重。即使轻度哮喘在某些触发因素下也会发生致命性发作。常见变应原和触发因素有吸入花粉、室内尘螨、动物皮毛、烟雾、职业性刺激物、呼吸道感染、运动、油漆味、冷空气和服用阿司匹林药物等。每个哮喘患者的过敏状况和触发因素不同,应根据各自情况避免触发因素,防止哮喘发作。如在家里不养花草、宠物,勤洗晒床上用品等。
治疗哮喘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控制哮喘药物和缓解哮喘症状药物。控制药物以吸入激素为主,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耐德和氟替卡松等药物;缓解药物主要有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抗胆碱能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和茶碱类药物。控制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它能起到抗炎作用,预防哮喘发作。吸入激素治疗哮喘已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即使是儿童也是如此。缓解药物主要起到支气管扩张作用,可迅速缓解哮喘症状。若没有哮喘症状可以不使用。哮喘患者必须要掌握上述两类药物的特点,正确使用哮喘药物。目前认为吸入一种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组成的联合制剂是长期治疗中重度哮喘较为理想的药物。
哮喘的控制需要持续的长期治疗和监测,监测包括复核症状和多次测量肺功能。肺功能检查指标可以反应哮喘患者的病情。患者也可以定期到医院作肺功能检查。若患者2-3个月无哮喘症状,肺功能指标达到了正常水平,此时应该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减少药物剂量,即降级治疗。反之,症状加重,肺功能指标下降,就要升级治疗,需要增加药物剂量。
哮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增强治疗哮喘的信心,相信科学,与医生之间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在医生指导下学会如何控制哮喘,坚持接受规范化治疗。不要自己随意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这样反而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