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你了解多少?

天下太平
Lv.3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疾病,以肝脏损伤为主要特征。这种疾病通常没有显著的症状,但以持续感染的形式存在,导致肝脏疤痕组织逐渐增多,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部分肝硬化患者将进一步发展为威胁生命的肝细胞癌、肝脏失代偿和门静脉高压。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和黑猩猩,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静脉吸毒是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其次是修甲、足疗、纹身等行为,再次是性交和分娩。如果医疗用品未经严格消毒,也可能造成感染。接吻和哺乳不会引起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个临床类型。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约20%会发展为急性丙型肝炎,而80%会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与甲型、乙型、戊型肝炎不同,急性丙型肝炎只有约15%的病人有轻微或非显著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肌肉酸痛、恶心、食欲减退等。大多数病人不会出现黄疸,几乎没有病人会出现肝衰竭。其中,10%~50%的病人会自愈,性成熟前和女性是急性丙型肝炎走向自愈的预测因素。
慢性丙型肝炎可能有轻微或非显著的乏力症状,但多数病人在数十年之后才出现肝病相关的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多数病人已发生肝硬化。持续超过30年的慢性丙型肝炎,10%~30%的病人会发展为肝硬化。与乙型肝炎病毒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共感染、嗜酒和男性是慢性丙型肝炎出现肝硬化的附加因素。有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其发生肝细胞癌的机会是无肝硬化病人的20倍,其肝细胞癌的年发生率为1%~3%。
在全球范围内,约27%的肝硬化和25%的肝细胞癌由慢性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和/或肝细胞癌是肝脏失代偿和/或门静脉高压的主要原因。肝脏失代偿主要表现为持续存在和反复加重的高胆红素血症、低白蛋白血症和肝性脑病等;门静脉高压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
此外,丙型肝炎也可能与一些肝外疾病有关,如干燥综合症、扁平苔藓、结节性痒疹、B细胞型淋巴组织增生、血小板减少、糖尿病、肾小球肾炎、冷沉球蛋白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