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如何进行抗肿瘤治疗?专家解答在此!

春秋不做梦Lv.3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肿瘤治疗已经从单一手段逐渐演变为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微创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症。然而,面对特殊人群,如合并病毒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和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恶性肿瘤患者,这些治疗手段是否适用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化疗过程中不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据统计,20%~50%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在化疗期间会出现乙肝病毒(HBV)再激活和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炎、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美国肝病协会和欧洲肝病协会建议,在化疗前应对患者进行HBsAg监测,并对HBsAg阳性者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药物均被认为是可选择的预防性抗病毒药物。

除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合并丙肝感染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虽然丙肝患者化疗后出现丙肝病毒激活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仍需严密监测ALT水平和HCV-RNA复制量。随着丙肝抗病毒新药如蛋白酶抑制剂索非布韦、达卡巴韦的问世,丙肝患者的治疗方案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对于合并HI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和靶向治疗方案的调整同样重要。以Burkkit淋巴瘤为例,对于CD4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