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检查结果?

onlooker旁观者Lv.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因素。在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中,明确将血液学异常、免疫学异常和自身抗体阳性等实验室检查列入了诊断标准。这些实验室检查对于SLE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疾病活动性与复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常规检查:由于SLE患者常可存在受累,如血液系统异常和肾脏损伤等,因此常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血常规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等情况;肾脏受累时,尿液分析可显示蛋白尿、血尿、细胞和颗粒管型;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在SLE患者中常常升高,反映了疾病的活动性。

除了常规检查外,实验室检查还包括免疫学检查和自身抗体检测。免疫学检查可以发现SLE患者存在多种免疫异常,如补体激活、炎症介质释放等;自身抗体检测是SLE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见的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ENA抗体)等。这些抗体在SLE患者中常呈阳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之,实验室检查在SLE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复发情况。对于疑似SLE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