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痛风(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依据和药物治疗方案都有哪些?

那年一路向北Lv.2
高尿酸血症(HUA)的诊断主要取决于尿酸生成与排泄之间的平衡。如果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或者生成量超出排泄速度,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临床上,根据不同病因、有无症状等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无症状、有症状(痛风)以及急性、慢性肾损害等。因此,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状态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男性>420μmol/L,女性>357μmol/L,绝经期后接近男性。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持续血尿酸增高但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而痛风则是高尿酸血症的一种并发症,包括急性/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石以及尿酸性肾病等。高尿酸血症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糖尿病、代谢综合征、CKD时,血尿酸>476μmol/L(8mg/dl)应给予药物治疗;而在无上述疾病时,血尿酸>536μmol/L(9mg/dl)也应考虑药物治疗。

控制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增加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包括苯溴马隆、丙磺舒和磺吡酮等。其中,丙磺舒和磺吡酮仅适用于肾功能正常的HUA患者,而苯溴马隆则可用于GFR>20ml/min的肾功能不全患者。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以别嘌呤醇为代表。此外,还有其他药物如NSAIDs、秋水仙碱和激素等可用于控制痛风症状。

治疗痛风的原则包括迅速终止痛风发作、缓解症状、纠正高尿酸血症并维持其在正常水平、避免反复发作引起的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以及防止肾损害。在急性期的治疗中,首选NSAIDs和/或秋水仙碱,对重症者可联合用药。对于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应注意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秋水仙碱和NSAIDs无效或不能耐受者,但使用剂量应谨慎,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痛风的急性期,不建议使用降尿酸药物,因为它们可能会使血尿酸下降过快,加重骨表面溶解并导致炎症反应迁移到其他部位。但在痛风发作前已经使用过的患者,在发作期间可以使用降尿酸药物。在痛风缓解期的治疗中,应在急性炎症得到控制1-2周后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以稳定血尿酸水平并预防复发。

基础治疗包括食疗、多饮水、戒烟酒、碱化尿液以及避免使用升高尿酸的药物等。此外,增加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也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慎重选择并注意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检测血尿酸、尿尿酸浓度以及肾功能等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