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中医治疗:传统医学如何应对这一复杂疾病?

一捅一个马蜂窝Lv.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大量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形成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导致多系统损伤,预后很差。该病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男女之比为1:9,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该病与先天禀赋不足关系密切,肾精不足是SLE的发病基础。同时研究证实该病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多肝血不足,“肝肾精血同源”,日久导致肝肾阴亏。由此推测肝肾阴血不足是SLE的主要发病基础。

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风内动,容易出现眩晕、口苦、头晕、头痛、手足抽搐、烦躁易怒、精神异常等症状。因情志不畅,肝失调达,气滞血瘀,筋脉痹阻,容易出现肢体关节肌肉酸困疼痛、口苦、胁肋疼痛。肝郁气滞,肝木乘脾,脾主四肢,脾失健运,水湿停滞,出现身困乏力。因劳倦过度,耗伤肝肾,阴虚火旺,气血逆乱,病情反复或加重。

另外,阳光暴晒、天气寒冷、情志抑郁、过度劳累及过食辛辣是导致本病诱发或加重的重要因素。同时瘀血也参与SLE的发病过程。SLE病理本质属于血管炎,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中,这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往往偏高,血液黏稠度增高,提示机体往往存在微循环障碍,即瘀血现象。导致瘀血的原因亦不一而足,或热毒内盛灼伤阴津而成瘀,或阴损及阳而因寒致瘀,或气虚鼓动无力而成瘀。

该病的治疗需根据不同分期灵活运用。初期主要表现关节肌肉疼痛等可用防己地黄汤化裁;急性活动期主要表现高热不退等可用犀角地黄汤合清营汤化裁;缓解期主要表现颜面浮肿等可用知柏地黄汤化裁;稳定期主要表现腰膝酸困乏力等可用八珍汤和肾气丸化裁。

以上分期是相对而言,临床中应本着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运用。由于瘀血参与发病过程,因此无论在哪个分期均应选加活血通络之品,常用的有赤芍、牡丹皮、当归、鬼箭羽、丹参、三七、鸡血藤、地龙、紫草等。

此外,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在SLE的治疗中体现的尤其显著,特别是在SLE急性活动期合并重要脏器的损伤时。中药在控制病情进展及复发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外,并在改善西药的毒副作用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和学习之用,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谨遵医嘱。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