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患者如何选择口服抗病毒药物?

隔壁王学长Lv.3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丙型肝炎病毒被发现,自此揭开了治疗丙型肝炎的曲折探索之旅。经过了20多年的不懈努力,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在2012年上市,使丙型肝炎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多种DAA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丙型病毒性肝炎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不同性别、年龄、种族、民族的人群均对HCV易感。据统计,全球HCV感染者约为1.85亿人,每年因HCV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约35万人。然而,由于HCV感染的隐匿性,许多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HCV。在我国,现有的HCV感染者约有560-1000万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2016年5月,第69届世界卫生组织(WHO)大会通过了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策略,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到2030年,全球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人数减少90%,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数减少65%。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是重点关注的对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国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上任重而道远。

为了有效防治丙型肝炎,广大人群应该在体检时常规筛查乙肝、丙肝血清标志物,以便及早发现、尽早干预,防止疾病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丙型肝炎主要是由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常见的传播方式有输血、输血液制品、单采血浆返输血细胞传播等。此外,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以及静脉注射毒品、文身、打耳洞等行为也可能导致丙型肝炎的传播。性接触也可以传播丙型肝炎病毒。

对于抗HCV母亲的新生儿来说,将HCV传播给他们的危险性约为2%。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性丙型肝炎预苗可供预防,这使得预防和控制工作更加困难。然而,定期体检是发现和治疗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

丙型肝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属于RNA病毒。长期的慢性丙型肝炎可导致肝硬化、肝癌。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丙型肝炎的主要死因。

丙型肝炎常表现为慢性感染,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体检时发现丙肝抗体阳性而就诊。由于丙型肝炎容易慢性化,经常可以出现肝功能异常,随着时间延长,常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如果检查发现丙型肝炎,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

过去,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是治疗丙型肝炎的最优方案。然而,无论是进口长效干扰素还是国产短效干扰素都需要注射用药,并且存在发热、脱发、骨髓抑制、流感样症候群等多种副作用。许多患者由于无法耐受这些副作用,最终无法完成规定疗程,导致病情反复。

DAA药物的出现成为丙型肝炎治疗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现在已经完全进入无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时代,这是丙肝患者的福音。目前,美国、日本、欧洲发达国家已经不再使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亚洲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老挝、孟加拉国等国家也成功研制或仿制有效的DAA药物。

目前上市的DAA药物有10多种,根据不同的情况发展出不同的组合。在我国患者应用较多的是索非布韦、雷迪帕韦、达卡他韦,以及几种复方制剂。DAA药物治疗丙型肝炎治疗的可选方案很多,应根据患者有无肝硬化、病毒基因分型确定具体治疗药物、治疗时间、监测指标等。DAA药物相对于干扰素来说副作用更少、更加安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正在服用高血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肾病患者仍需慎重使用DAA药物,并密切观察。

完善的病毒学检测是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监测、诊断和治疗的基础。HCV抗体、HCV RNA定量、HCV分型是常用的病毒学检测指标。此外还需要进行血常规、肝功能、B超、肝纤维化扫描、胃镜等检查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所有HCV RNA阳性的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且无治疗禁忌证都应接受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清除HCV获得治愈从而清除或减轻与HCV相关的肝损害阻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的评价指标主要是HCV RNA是否被清除。不论是否清除病毒HCV抗体可长期存在未治疗或治疗失败的患者以无创诊断方式每年复查评价一次肝纤维化的进展情况本文系姜泓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