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为何在“早晨”更危险?

长愿相随
Lv.2
清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天中血压控制最差的时候,也是心脏疾病发生的危险时段。约40%的心肌梗死和29%的心脏性猝死都发生在清晨和上午。那么,为什么早上的血压会更高呢?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在一天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着一定范围的波动。这种波动呈现出“两峰一谷”的现象。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清晨6:00~10:00和下午4:00~6:00,而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而“山谷”则在凌晨2:00~4:00出现。在夜间睡眠中血压偏低,而在清晨的几个小时中血压会明显升高,被称为“晨峰现象”,这可能与人体的生物节律有关。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清晨醒来之时血压可能就超出了正常范围了。因此,控制清晨血压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够减少“晨峰”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呢?
建议大家在起床后,先在床上坐一会儿,再下床活动。起床后立即吃药,不要太担心空腹吃药对胃产生刺激。实际上空腹吃药会促进药物在胃内的排空速度,反倒起效更快,胃部副作用更小。
还有几点要注意的:尽量使用每天只吃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这样的药物血药浓度维持的时间较长,可以有效覆盖早晨的时间段,稳定血压。对于夜间与清晨血压难于控制者,可在午后或睡前再服一次药(这个一定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患者一定要按时测血压,如发现血压控制差应该立即找医生就诊,及时调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