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如何用于肺部手术?效果怎么样?

打一枪就跑Lv.4
作为一种肺癌的外科治疗手段,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已经成为了常见的选择之一。首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在1991年9月9日完成的,但直到1992年,才有报道了40例VATS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其中3例VATS肺叶切除术。之后,Kirby、Walker、Landreneau等相继报导了VATS肺叶切除术,并于1994年,McKenna进行了VATS肺叶切除加淋巴结采样术治疗肺癌。1996年,完全VATS解剖肺叶切除术得以实现。1997年,连续100例VATS肺叶切除术成功完成,而不需要撑开肋骨或肺门结构同步钉合。同年,肺叶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术也开始应用于肺癌治疗,平均清扫淋巴结数量为24枚,与常规开胸比较无差异。到了2006年,McKenna报道了1100例VATS肺叶切除术,这是目前病例数最多的报道。此外,Gossot系统还阐述了完全VATS肺叶切除术的方法,即在肺切除后延长切口并取出。2010年,Bagan则进行了完全胸壁套管操作VATS肺叶切除术,将病变从肋弓下切口取出。

在胸腔镜手术中,我们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需要一个6cm以上的辅助切口并撑开肋骨,直视操作,相对安全可行,但对于技术不够熟练的医生而言,易于复杂操作,最大的问题在于肋骨撑开,术后疼痛与常规开胸相比较无明显优势。另一种则是全胸腔镜手术,这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使用2-3个直径1cm左右的胸壁套管切口和1个3-5cm的辅助切口,不需要撑开肋骨,用于肺门解剖,取出标本袋及其中的切除肺组织,非直视操作,显示器辅助,常规器械及内镜专用器械。这种方式有许多优点,手术风险低,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快,利于辅助治疗。如果患者的肿瘤能够手术切除且无肿瘤学及胸部手术原则的限制,VATS被认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肺癌指南,VATS适用于临床诊断I期肺癌、临床诊断II期肺癌,肺门淋巴结没有融合成团,内镜下易切除者,良性病变如支扩、巨型肺大疱,以及肺转移瘤和肿块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