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一道女性健康的难题?

不酷不随性Lv.2
妊娠期高血压,这个曾被视为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的问题,如今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妊娠期间,女性的血压会经历一系列的波动。一般来说,妊娠中期(怀孕4-6个月)血压会有所下降,比妊娠前平均低15mmHg。然而,在妊娠末期(怀孕7-9个月),血压又会上升甚至超过怀孕前水平。这种波动在正常血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以及即将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的妇女中都存在。

对于妊娠高血压的定义,过去我们认为只要妊娠中期血压高于妊娠早期(怀孕1-3个月)或孕前水平,即可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然而,现在更倾向于依据血压的绝对值来定义,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妊娠高血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包括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和先兆子痫三类。慢性高血压是指妊娠前即证实存在或者妊娠前20周出现的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则是在妊娠20周以后发生的高血压,不伴有明显的蛋白尿,妊娠结束后血压可回复正常;先兆子痫定义为妊娠20周以后的血压升高伴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300mg),其中重度先兆子痫定义为血压≥160/110mmHg,有大量蛋白尿,并出现头痛、视力模糊、肺水肿、少尿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血小板计数下降、肝酶异常),常合并胎盘功能异常。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通常首先采取非药物治疗。包括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时采用左侧卧位、正常饮食不用限盐、补钙(2g/d),补充鱼油等。如果经过非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不佳,水平在≥150/100mmHg,则应开始药物治疗。治疗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mmHg。常用的静脉药物有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硫酸镁;口服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药或者钙离子拮抗剂。其中硫酸镁为严重先兆子痫的首选药物。特别应该注意的是ACEI、ARB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应该禁止用于孕妇或者准备怀孕的妇女。有先兆子痫早起发作(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