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丙肝?现代医学又有哪些方法治疗丙肝?

富有且慷慨
Lv.1
两年来,在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丙型肝炎项目负责人魏来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组织和参与了多项患者教育项目:“和你在一起”、“希望家园”、“百家医院与你同行,百万患者共抗乙肝”、“早治丙肝,告别病肝”等。丙肝易转成慢性肝炎——“隐匿的杀手”
很多人误以为丙肝和乙肝差不多,其实不然。丙肝起病隐匿,通常只感到疲劳乏力,容易被忽视,但疾病却在不知不觉中持续进展。多数慢性丙肝患者在患病的10年甚至20年中,无任何自觉症状,或偶有不明显的消化道不适,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体检或求治其他疾病时被意外发现的,而何时、又怎样感染的丙肝病毒,患者往往一概不知。
然而,另外一些患者常在疾病发展到晚期才被发现。一旦感染丙肝,仅20%感染者自发清除病毒,80%感染者转化为慢性肝炎。丙肝比乙肝更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隐匿的丙肝患者会成为危险的传染源。我国目前约有4千万人感染丙肝,人群感染率达3.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丙肝发病人数逐年上升,最近5年内报告人数翻了五倍,2008年报告的发病人数达到约12万人,比3年前增长了6倍。然而大多数人对这个“隐匿的杀手”知之甚少。
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经血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另外部分传播途径不明。而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丙肝。
丙肝有以下十大高危人群:
有偿献血者,尤其是有献血浆史者;
1993年前接受输血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共用注射器者;
HIV感染者;
感染丙肝母亲所生的婴儿;
针刺、刀伤或黏膜暴露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
与丙肝感染者有性行为者;
曾行介入性诊疗患者(胃镜、内窥镜、牙科器械);
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
维持血液透析者。
以上十大高危人群应及早进行丙肝的筛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早痊愈,阻断丙型肝炎的发展。对丙肝的筛查可以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如果丙肝抗体阳性,可进一步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
目前献血的检测中均有丙肝抗体,但是一般的健康体检中可能不会检测丙肝抗体,因此高危人群应自己主动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