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角度如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伏火乘虚而入,伏于少阴心脉

富有且慷慨Lv.1
再障疾病与五脏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机制可以从“心火”的变化中找到核心。因为心为火脏,有着亢盛或不足的倾向,而功能的失调往往是因为心火无法自行平衡。此外,肝主要负责血液存储和血量的调节,脾主要负责后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转化,同时也负责统领血脉和与心脉协作,这两者与血液的正常循环密不可分。肾主要负责先天的精华,可以转化生产血液,而肺则可以主管气机的流通和布散。其他腑器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与血液生成和功能有关。但从血液的生成和质量方面讲,心是至关重要的。《血证论》记载:“心主生血,心窍中的万分之一血液是血液中最精微的,是生血的源头,也是神的渊源。”心的数量与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脾主要负责转化精微以制造造血所需物质。

然而,“伏火”与心的“少火”共存,基于心“主生血”的少火乏力,伏火乘虚而入,在少阴心脉中暗藏,成为中医所说的再障疾病的根本病机。从根本上讲,再障疾病通常以本虚为主,但多数原因是实致虚。伏火内蕴是再障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会耗损阴精和血液,最终演变成再障。伏火损伤少火会导致无法生产真正的血液,肝阳被损害,导致阴精不足。一旦血液供应不足,伏火就会加剧,导致火邪炽盛,使得血液逆行出血。此外,伏火会传至厥阴,导致发热。再者,伏火会耗尽阴液和血液,形成伏痰和伏瘀,这些代谢产物阻塞了血管和经络,导致心、肺及其他脏器和肢体的疾病。更严重的情况是,内风由伏火产生,风火相激,导致中风和震颤等疾病。如果伏火食气,阳气消耗殆尽,阴精液枯竭,阴阳两虚,可能会发生危重的阴阳离解症状,预后不良。再障疾病的传变规律符合三阴传变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伏火潜藏于心脏的少阴经是血液病变的最初病机,随后传播到心包和厥阴经,最终传至肺和脾。这符合伏火传变的一般特点,称之为顺传。但也常常出现心少阴先传变至肾少阴,心包、厥阴先传变至肝厥阴,或者肺太阴先传变至脾太阴等情况,这称之为逆传。在各种经络之间出现的越传现象,通常能反映疾病的急性发展。综上所述,伏火在再障疾病中的传变规律基本遵循三阴传变规律。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