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胸腔镜诊治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翻不完的夏天Lv.1
作为一项现代介入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技术,内科胸腔镜包括硬式胸腔镜和软式胸腔镜,由呼吸内科医生在内镜室或手术室内完成。它是一种容易耐受、安全、微创、费用较低的介入性诊疗方法,是诊治胸膜、肺疾病的有力工具。

作为诊断和治疗两大适应症,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诊断性胸腔镜术
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
胸膜肿块
气胸和血胸
支气管胸膜瘘的检查
肺癌分期
膈肌病变如炎症、肿瘤、损伤等
部分纵隔肿块
心包疾病
纵隔或胸骨旁乳内淋巴结的活检
其他如进行胸膜形态学的检查或胸膜组织的某种物质的测定等
治疗性胸腔镜术
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复发性良性胸腔积液、持续性或复发性气胸
胸膜粘连松解术:去除胸腔内局限性粘连带,治疗气胸和肺不张
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
血胸的治疗如胸内止血、清除血块和血胸的引流
胸膜腔内异物的清除
然而,内科胸腔镜也存在禁忌证,包括壁层和脏层胸膜融合、广泛的胸膜粘连、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平卧者、剧烈咳嗽或极度衰竭而不能耐受手术者、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或胸内血管畸形者等。

在术前准备方面,需要进行一般准备和建立人工气胸。一般准备包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肺功能、胸部正侧位和/或胸部CT等检查。建立人工气胸需要在检查前一天或检查前完成。

检查操作步骤包括进镜点处消毒后,局麻药浸润麻醉至壁层胸膜,沿肋间隙平行切开1~1.5cm切口,止血钳钝性分离至胸膜腔。于切口处垂直插入套管针,拔出针芯,顺套管插入胸腔镜,进行观察。观察顺序一般习惯于检查前胸壁、前纵隔、胸膜顶、后胸壁、后纵隔及全肺,最后检查膈肌和后肋膈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活检,活检应多次(5~8次)。检查完毕后需要自切口处留置导管行闭式引流。

术后并发症包括气肿、发热、漏气、伤口和胸腔内感染、胸膜腔内出血、肿瘤种植、气体栓塞和腹痛等。若术后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总之,内科胸腔镜是一种现代化的介入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技术,具有诊断和治疗两大适应症,但也存在禁忌证和术后并发症。在操作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操作步骤需要严格遵守,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