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西方对癫痫的认识过程有哪些异同?

onlooker旁观者Lv.1
癫痫,也被称为“羊癎风”、“羊癫疯”或“羊角风”,在中国民间早已有记载,早在两千两百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对其有所记载。这种疾病因为其发作时的惊厥和抽搐等症状而被人们通俗地称为“抽风”。然而,“抽风”这个词既可以表示真正疾病的状态,比如小儿的“高热惊厥”或者癫痫发作时的惊厥与抽搐,也可以形容某人不规范、不正常、不理智和不能自控的行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人们对癫痫病人存在误解和鄙视,对癫痫病人的群体歧视也成为了社会的一种陋习。

在西方,有关癫痫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汉穆拉比法典》。公元前4500到公元前1500年间的古印度《梵文草药》书中也对癫痫症状、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癫痫被称为“apasmara”,即意识丧失。另外一份详细的描述癫痫的古代文献是巴比伦的医学教科书《石刻碑文》,这部书被认为形成于公元前1067到公元前1047年间,涉及的年代远至公元前2000年。

现代医学有关癫痫大小发作的最早文字记录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的《神秘的疾病》中,他认为癫痫的发生是由于脑部功能紊乱所致,并详细描述了主要的症状或先兆以及所谓的原发性、特发性、继发性、症状性癫痫的诊断和年龄、体温、月经周期对癫痫发作的影响。

被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也是癫痫患者不幸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癫痫是恶魔附身的表现,是做了坏事的结果,是一种邪恶的疾病。癫痫科学的研究在这个时期处于愚昧的黑暗之中。

从19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开始,癫痫研究再次步入科学轨道。人们更多地从医学科学的角度来认识癫痫的发生和发展。1890年,J.Hughlings Jackson首次提出,癫痫源于是局部脑结构紊乱所致的大脑灰质过度放电;20年后,william Gowers详细描述了部分癫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从此以后,用科学方法认识癫痫的发生和发展逐渐在各国医学研究人员中形成时尚。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