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毫米级CT薄层扫描相较于普通CT扫描发现肺部小结节的可能性更高吗?

眉间万般柔情Lv.3
1971年,英国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CT机,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极为满意的效果。从此,CT技术不断发展。1998年,世界上第一台4层螺旋CT机问世后,多层CT技术得到迅猛发展,2001年研制出16层,到2003年64层CT开始进入临床实际应用。扫描层数的增加,同步扫描的能力越来越强,扫描速度越来越快(0.5s--0.42s--0.37s-0.33s),图像分辨率越来越高(以Z轴分辨率为例:1mm--0.75mm--0.6mm--0.33mm)。

时至今日,CT扫描的速度和分辨率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各临床专业的各种需要。近年来,多层螺旋CT还继续向128层、256层发展。2005年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上正式推出双源CT技术,被称为是CT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创新,超越了扫描层数(或探测器排数)的简单累加。重新定义和诠释了CT的概念,全面拓展了CT的临床应用,将影像诊断领域推向了一个令人惊喜的高度!

随着单源/双源多层CT的投入运行,以往临床医师所期望的超薄层扫描得以实现,目前临床上可获得层厚为0.6mm的高分辨率CT图像,大范围覆盖下快速扫描的亚毫米级扫描,即缩短了扫描时间,准确率也更高,受检者接受辐射剂量也更低。对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可清晰显示外周支气管、肺血管、肺内病灶及相关毗邻关系等,对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部感染、肺癌的诊断都有独特的价值。

以往常规X线摄片很难发现的肺部孤立性小结节(SPN)随着CT薄层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得以早期发现,直径≤1.0cm甚至3cm者恶性肿瘤概率为93%~97%,>2cm为64%~82%;0.5~1.0cm为6%~28%;
总数 0
发表评论返回
发表您的看法
专题推荐
精彩话题

帮助患者降低花销

药房对接、病历翻译、远程咨询